允礽沒了,滿朝文武卻并未太過驚訝,他們也早就聽說了他病了,皇上都肯讓他回咸安宮了,這就說明他的身子差到不能再住在上駟院那種地方了,他能剩下多少日子端看他能不能熬罷了。
皇上派了這么多御醫去給他瞧病,除了那位老院判,別的御醫都輪流守在了咸安宮,就這樣這位爺都沒能熬過去,他們也只能感嘆一句天意如此了。
他們都在等,等著看皇上會不會給他的這位兄長追封,也等著看這位風光了大半生的爺最后會不會再風光一回。
皇上給他的這位兄長選的封號是一個理字,這是誰都沒想到的,和這個封號比起來這個字前頭的和碩二字和這個字都吸引不了他們的注意了。
父子兒子同用一個字做封號,這事兒他們怎么想怎么覺得不對,原本他們背地里還敢談論一兩句這事,現在嘛,他們也只敢看不敢再說什么了。
他們不敢在再背地里談論這事了,這才想起來這位爺的謚號還沒定下來,他們這才知道這事還沒完,還有得等呢。
他們等了好些時候才等到了這位爺的謚號,皇上給他這位兄長的謚號就一個字密。
皇上竟然選了這個字做他這位兄長的謚號,這有意思了。
若他二人只是尋常人家的兄弟,那這個密字就是親密的意思。
可他二人不光是兄弟,還是君臣,那這個密字恐怕就是密近的意思,指的是帝王身邊親近信用之人。
這么一想還真是有趣,從前允礽是太子,算是半君,他視他的四弟為近密之人倒也勉強說得過去。
現在允礽被追封了親王,他的四弟成了皇帝,他二人的處境就顛倒過來了。
皇帝要告訴世人他與他這位兄長關系依舊親近,他們還能跳出來反駁他不成。
皇上既然要告訴世人他與這位爺關系親密,那封他一個和碩親王可不就是最合適的嗎,在這位爺的謚號出來的當天他們都是這么想的。
后來他們回府一想,才想明白這位爺為何會被追封為親王,這位爺的福晉當初是以親王福晉之禮下葬的,做這個決定的人是先帝。
現在這位爺也不在了,可不就得以親王之禮下葬嗎,如此說來,這位爺能得到這個親王爵位恐怕還是沾了他福晉的光了。
想通了這一切之后任誰都得感嘆一聲這位爺的命是真好。
他額娘是先帝的原配嫡妻,因此他便是中宮嫡子,就是把先帝的其他兒子們都加起來,恐怕都比不了他在先帝心中的份量。
他才剛滿周歲就被立為了太子,這太子他一做就是近四十年,要不是他還不知足,現在那把龍椅上坐著的就應該是他。
他的太子妃更是先帝千挑萬選之后才給他定下的,畢竟先帝挑的可不僅是太子妃,還是將來的皇后,當然得慎之又慎。
后來太子被廢,太子妃也只能被稱作福晉了。這位福晉沒了,他也還能沾著她的光,被追封了親王。
這還不止,他們聽說這位爺的女兒也被接進宮來了,將來沒準兒得去和親,這么一算,他有一日說不定還能沾上他女兒的光,就算他沾不上了,他不是還有兒子嘛,他這不是命好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