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小譚子幫她把筐子撿回來這事她聽過了也就過了,頂多在心里感嘆一句不虧是蘇培盛的徒弟,得了他師父的真傳了,都極會察言觀色,有什么差事也都搶在頭里罷了。
來這南郊她們都是坐著馬車來的,也都帶了丫頭來,她這個位份的能帶兩個,貴妃帶了四個,就只有皇后,她想帶幾個就能帶幾個,因此她們的馬車只有一輛,皇后的卻有三輛。
來的路上挺無趣的,她還觀察過皇后的馬車,發現最前頭那輛馬車里做的是皇后和齊嬤嬤,第二輛馬車坐的是皇后的四個大丫頭,第三輛坐的是小譚子。
這會兒皇后的車又多了一輛,還是一輛比她們所有人都馬車都大的。
這,她還有什么不懂的,來的不光是蘇培盛,皇上也親自來了,若是她沒猜錯,皇上的馬車這會兒是空的,他這會兒應該在皇后馬車上坐著呢。熹嬪想。
熹嬪這次還真猜錯了,胤禛沒在秀玉的馬車上,是秀玉在胤禛馬車上,畢竟胤禛的馬車更大,坐著更舒服,秀玉又不傻,當然要選這輛坐著更舒服的了。
她在王府的時間就是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的,不忙的時候還能睡個回籠覺。
進了宮之后回籠覺是睡不了了,不過她還真沒有一坐就坐這么久的,坐得她腰酸背痛的,當然要坐更寬敞的馬車回宮了。
這回她也不用胤禛請她上馬車了,看他上去了,她也跟著上去了,她一上馬車就看見了那個原本不該出現在這輛馬車上的第二個案幾還有案幾上擱著的一碟碟的干果還有一杯茶,再有就是一個明黃的引枕。
她一眼就看出這個引枕就是她常用的那一個,二話不說就坐下了,一坐穩之后就立馬靠上去了,她也不是非得躺著才能睡著,有個地方靠著,她也能瞇一會兒,秀玉想。
胤禛和秀玉的心情都不錯,熹嬪的心情卻糟極了。她之前以為來的人只有蘇培盛,就算皇上向他問起今日之事,蘇培盛自然知道該怎么說,從別人口中聽見和親眼看見那能一樣嗎
她剛才看見自己傷了臉,就有些破罐破摔了,現在她想把這摔碎了的罐子再沾回去,顯然是不可能的了,她也只能安慰自己皇后不是那種愛說是非的人,應該不會把這事告訴皇上了。
然后她就又想起她把自己的龍華當做巾帕來擦拭,用過之后就扔在了水盆里的事了,皇上不來,她的龍華沒了也就沒了,皇上在這兒,她要是下了馬車,她真怕皇上一眼就看見她身上少了龍華,那她在皇上心里的印象不就更差了嘛。
然后她就看見她丫頭的龍華了,她再要不要把她這丫頭的龍華拿來自己用和九這么大大方方的任人看之間猶豫了一會兒,最后還是選了后者,沒有就沒有吧,總比用奴才的東西好,熹嬪想。
躬桑禮之后,秀玉便要的著蠶結繭,蠶結繭之后蠶婦會挑選出最好的獻上來,再由她送去給胤禛。
在這之后便需另擇吉日,秀玉還得帶著人到織室去親自繅絲,那絲會被染成朱綠或玄黃色用以繡制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