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玉知曉允被削爵圈禁之后的第一反應是,胤禛忍了這么久,就是為了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現下時機到了,他終于動手了。
難怪那日她那十弟妹會不顧規矩和儀態跑著進了她這坤寧宮,原來是給允求情來了。
她還奇怪她這十弟妹要進宮不遞帖子就罷了,怎么連衣裳都沒換,穿著一身旗裝就進宮了。
這會兒她才知道,她那十弟妹怕是聽說她那十弟又惹了事,直接從馬場進了宮,顧不上什么衣裳不衣裳了。
十弟妹也真是個性子魯莽的,她既然要來求情,那至少應該打聽清楚允究竟闖了什么禍,不然就算她是十福晉,她就這么闖進來,還一句話都不說,見著自己就跪下,那也是沒用的不是。
不止允,就連允禩都被牽連了,聽說他被胤禛訓飭了一番,還令王公大臣察其善惡,命其改正。
明面上看起來胤禛對這事算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至少他真正處置的只有允一人不是。
秀玉卻覺著胤禩應該不太喜歡這樣結果,以他的心機和手段,他大概是想著能在此事中全身而退的。
她忍不住想,若是允禩不讓那兩個小廝跟著允,又或是在聽聞允被傳召進宮時不追進宮來,他是否真的不會受此事牽連,顯然,答案是不能。
雖然不想承認,但允禩的確將他的人護得挺好。
不同于胤禛和允祥的各行其事,允禩從來都是他們兄弟幾人里在最前頭沖鋒陷陣的那一個。不然允也不會得了個草包的名號,這個名號雖然惹人發笑,可笑過之后說不羨慕那是假的。
他能做草包靠得可不光是允禩,還有先帝,不管先帝對他是疼愛還是愧疚,最先放任他的人是先帝,允禩是后來的那一個。
允禟對那個位置沒興趣,他那個理藩院的閑職是先帝給的,允禵呢,相較于那個位置,他更想去軍中,這兩人允禩雖然也管,但管的其實并不算太多。
允就不一樣了,端看他和他福晉每每鬧起來之后去勸架的人是八福晉這一點就能看出允是怎么被允禩管著的了。
他二人一個愿意管,一個樂意被管,允出事了,讓允禩真坐視不理他恐怕是真做不到。
胤禛在允面前提起他的岳家倒不是為了降罪于他所以把他的岳家給搬了出來。
胤禛會提起此事,是因為蒙古都統的人選遲遲沒能定下,胤禛想看看有沒有人走允的門路,想讓他在此事上替著美言幾句。
然后胤禛就發現應該是真沒人走他這個蒙古女婿的門路,不然他聽自己提起此事之后絕不會是那種反應,讓人一眼就把他給看穿了。
胤禛思來想去,最后選了蘇丹為蒙古都統。
他會選蘇丹做這個蒙古都統皆因年羹堯的一封折子。
年羹堯三月時上過一封折子,折子上所奏之事是什么秀玉不知,她只知道年羹堯的折子比他的人先到京城,他的折子到了四個月之后胤禛終于在那封折子上寫下了準奏二字。
秀玉覺得她十福晉能闖坤寧宮,是她橫沖直撞慣了,壓根兒就不在意這個,胤禛卻不這么覺得,他覺得十福晉能闖坤寧宮,是因為坤寧宮的守衛還不夠嚴密,戒備還不夠森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