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本是不去打擾胤禛的,偶然發現他披折子時表情挺有趣,她就時不時來看看,還越站越近了,后來她發現胤禛看見她來了也并未說什么,干脆就在離他不遠不近的地方也放了張案幾,那案幾上每日都會換熱茶和糕點,她若是不忙也會去坐坐。
她又不用批折子,搬去的案幾自然沒有多大,也就只讓人每天都換兩三碟子新鮮的點心和一杯熱茶罷了,畢竟還要留出個地方讓她放點兒賬本或是旁的什么,這樣她不就和他一樣有事可做了嘛。
然后有一天她突然發現案幾上的點心從兩三碟子變成了四五碟,茶也成一杯變成了兩杯,她的賬本兒倒是沒人敢動,還在它該在的地方。
她剛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后來坐下了她都還在想,她這案幾就這么大點兒,東西多了,她的賬本應該放不下了才對,可它怎么還在這兒呢
這下她也不看賬本了,開始看案幾了。然后她終于明白這案幾為何能放得下這么多東西了,它是和之前那個案幾一模一樣,不過它比之前那個案幾要大上一圈,也難怪它能多放些東西了。
她看了一眼案幾上多出來的那杯熱茶,又看了看那碟明顯被人動過的長春卷,陷入了沉思。
她甚至在想,她今日要是一直坐在此處,胤禛是會看著她吃吃喝喝無動于衷,還是會走過來也吃點喝點兒呢。
她想了想,還是覺得應該給胤禛留點兒面子,只在那兒待了半盞茶的功夫就去忙別的去了,時間一久她也就習慣了,畢竟甜的糕點再好吃吃多了也會膩,這時候有一塊咸口的點心在手邊也挺不錯的不是。
想起這些事秀玉突然被逗笑了,她其實想問她這兩位妯娌,這些事就算她敢說,她們敢聽嗎
她分別看了她這兩位妯娌一眼,發現她們也都在笑,只是那笑跟她的笑可不一樣,她們的笑怎么看怎么意味深長,甚至好像還有點兒不懷好意。
看見這笑她終于明白;年氏為何要走這么慢了,她這是覺著胤禛因為年羹堯的折子變得更忙了,就算他把案幾都搬到坤寧宮來了,那也是只要這事還沒定下胤禛就會接著忙,這么一看胤禛的確是因為忙著這事一天也跟她說不了幾句話,也難怪年氏要躲著她了。
今日出宮是有正事要辦,還真不能就這么任由年氏磨磨蹭蹭的,這么想著秀玉便轉身看了年氏一眼,然后年氏終于走得比之前快些了。
秀玉看年氏這樣還真擔心她隨時都會暈過去,好在年氏雖然走得慢些,到底還是堅持著到了養蠶所,也算是有驚無險了。
廉親王雖然被皇上訓飭了,可廉親王福晉和皇后的關系還是極好,這事經由那幾個有幸陪同皇后的官眷們口中說出之后迅速傳開了。
不過這廉親王福晉畢竟是女子,因此這事傳了一段時日就無人在關心了,所有人現在關心的都是青海的叛虜進京受俘之事。
撫遠大將軍打勝仗,青海收回來了,這事舉國上下人盡皆知。可他們都只是聽說,能知道撫遠大將軍姓甚名誰已是他們多方打聽的結果了,旁的就打聽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