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允祥能這么快答應這事也挺好,這樣這事的進程就能加快,他就能早點成為鐵帽子王了。
胤禛不是不知道前頭那幾位王爺能成為鐵帽子王靠的是戰功,允祥這個只上過一次戰場的人在這件事上頭和那幾位王爺差得還遠著呢,要在這上頭做文章顯然是不行的。
他送允祥去戰場就是不像他說要封允祥鐵帽子王的時候底下的大臣們爭來爭去會突然冒出來一句怡親王連戰場都沒上過。
現在允祥已經上過戰場了,還是帶著傷回的京,他們不是一直想去怡親王府探病嗎,這次不用他們去,他把允祥叫來讓他們看個夠。
他就不信他們看見允祥廢了一只手還說得出怡親王連戰場都沒上過這種話。
他們不贊成這事是因為他們只知道那幾位王爺有多少功,卻不知道允祥立過多少功。
汗阿瑪還在的時候允祥立過的那些功汗阿瑪要么已經論功行賞要么功過相抵了,不提就不提了。
他登基之后允祥立過的功他還是要提一提的。
他之所以不怎么對允祥論功行賞為的就是以后能封允祥鐵帽子王,所以那些事當然得提。
一件事不行就三五件,三五件事還不行就十件,他就不信這些人在知道允祥這些年立過多少功之后還會反對此事。
他再提此事的時候朝臣們的確還是反對的居多,不過等他們看見允祥之后他們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允祥身上和臉上的傷都好得差不多了,可也只是差不多,仔細看還是能看出來的。
尤其是他那只受了傷的手臂,到現在只要一用力這只手臂就疼痛難忍,所以這只手臂允祥是能不動就不動,這就導致他走路的姿勢有些奇怪。
也就是因為這樣見著他的人第一眼看的是他的臉第二眼一定是看的他這只手臂。
能來上朝的大臣官職都不算低了,敢在這件事上說話的尤其如此,這些人一個比一個聰明又怎么會看不出允祥的左手廢了。
光靠怡親王辦過的那些差立的功他就想當鐵帽子王肯定是不行的,可如果他的手廢了呢,這樣是不是還是不行呢?
剛才這養心殿有多熱鬧現在就有多安靜,所以當皇上把怡親王這些年辦過那些差事,救了多少百姓,殺了多少賊寇一樁樁一件件的告訴他們的時候他們想裝著沒聽見都不行。
這還只是怡親王辦過的重要些的差事,那些小的,還有皇上認為他們不能知道的皇上都沒提。
就只是這些就足夠讓他們震驚了和羞愧了,他們從前總希望皇上話多些,這回皇上話多起來了,他們又覺得皇上的話還是少些的好,這樣他們也不至于一個個羞愧得連頭都擡不起來。
不光他們,允祥自己也覺得挺羞愧的,他知道他四哥對他的事上心可他真沒想過他四哥能記得他這些年都辦了些什么差事。
說來慚愧,有些事就連他自己都記不清了,他四哥竟然還記得,這讓他怎么不羞愧呢。
可他一想到他福晉還有弘曉,他的心腸就又硬起來了。
他本來是有好幾個嫡子的,現在就只剩下弘曉一個了,他的確得給弘曉把路鋪好,只有這樣弘曉以后的日子才能過的自在,他福晉以后的日子才能過得舒心。
一眾大臣們進養心殿之前有多氣勢洶洶出養心殿之后就有多垂頭喪氣,皇上的話一句接一句堵的他們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這事到底是定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