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聽皇上說皇后娘娘的喪儀不用大只用盛,他們自然就覺得這是不會再大改的意思,當然不會再跟皇上唱反調,反倒幫皇上出起主意來了。
畢竟皇上都往后退了一步了,他們做臣子的當然也要往后退一步,只要各退一步,這事才能過去,他們說的那些話皇上才不會放在心上。
胤禛以為這事都沒人反對了應該也不會有人在跳出來勸他不要親臨秀玉的喪儀了,沒想到還是有,那幾個大臣說了,他大病初愈,不宜太勞累,心意到了就好,就別過去了。
這下五格終于忍不了了,跟這幾個人爭起來了。
之前他們為了這事吵得厲害,他并沒多生氣,他是聽了這話之后才真生氣的。
他張口就想罵人,沒想到五格沖出來了,這小子沖出來也好,這樣他就能把這幾人的話記住,等他們也遇上這事的時候把這話原封不動的還給他們了,既然他們說心意到了就好,那他在那時候多給他們幾件差事應該沒什么吧,他想。
五格這么橫插一杠子,這幾位大臣被他說得啞口無言,終于偃旗息鼓了。
這事算是定下了,剩下的事還多著呢,他得一件件的和他們商議。
他要和他們商議的第一件事是要輟朝幾日。
胤祥沒了,胤禛是輟了三日朝的,不過他平日里本就勤于政事,所以就算輟朝三日也沒耽誤多少事。
皇后沒了皇上輟朝的日子只會不上次多不會比上次少,不然皇上怕是根本不會跟他們商議這事。
于是他們開始看著皇上的臉色一日日的往上加,從輟朝四日加到五日,最后加到了六日。
他們覺得輟朝六日是最合適的,這樣既不會太多又顯出了皇后在皇上心中的份量,還讓世人看見了皇后的尊貴。
不止一位大臣這么覺得,是許多大臣都這么覺得,所以他們沒再接著往上加,只是一個勁兒的說輟朝六日最為合適。
胤禛之所以和他們商議這事就是想看看有沒有人會說他只要輟朝三日就夠了,要真有人這么說,那他這官也做到頭了。
還好沒人這么說,而且他們還主動從三開始往上加,一直加到了六。
只要有人往上加就行,那就說明他們也知道秀玉在他心里到底是不一樣的,這樣他就能繼續往上加了。
他面無表情的聽他們說完,又面無表情的把六改成了九。
他算是看出來了,輟朝的天數多少都可以,就是不能超過十,那他當然要選一個十以下最大的數了。
聽皇上一開口就把六改成了九,他們張口就又要勸。
不過這些人里也不都是一根筋的書呆子,也有那靠著懂察言觀色混上來的,他們看皇上臉色越來越難看,這才意識到他們做得有些過了,沒忍住跟和自己關系好的大臣使眼色。
那些察覺到好友不對勁的大臣們先是覺得奇怪,他們實在不明白和他們關系要好的同僚為什么要在養心殿這種地方給他們使眼色。
等他們順著自己這位好友的目光看過去,發現皇上的臉色已經極為難看時他們才知道這人是在救自己呢。
他們其實也不想這樣,可自打鐵帽子王沒了之后皇上就變得更喜怒無常了,他們整日里提心吊膽的,別說在朝上吵起來,就是多說幾句話都怕自己會不小心說錯,惹禍上身,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憋屈。
皇后娘娘沒了,他們也不是一點兒的不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