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剪切基因試驗完成、并建立大數據模型后,要想移植到人類身上,還要從人類自身尋找已經存在的、類似基因。
大數據模型再厲害,想要執行,也要有相應的物質支撐——這個物質可很差,但必須有。
就好比計算機想要輸出,不要求顯示器,打印機、投影儀、實在不行來個滴滴聲都行,不管輸出設備如何糟糕,但必須要有。
而這種液態化法術想要在人類身上表達,就需要尋找類似于液態的基因、人類本身具有的基因——當然也可以移植,這就是基因層面的殖裝改造。
而且理論上,人類和各種昆蟲的基因相似度高達60%以上。別說蟲子了,連香蕉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都超過60%呢。
人體內也確實存在一種近似液態化的基因,在胚胎干細胞中最顯著。后期會漸漸消失——應該說是沉睡。
下一階段的研究,就是利用蟲類液態基因建立的大數據模型——初級的液態法術,去激活人體內的類似基因。
這又是一個耐心的研究過程,這種高級的研究,沒有捷徑可走。
轉眼就是一個十年。
老者……依舊健康,但狀態卻也下降不少。
至少現在的“楚飛”依舊健步如飛,不斷參與各種研究。
研究到了現在,研究結果已經漸漸出現眉目。
一個適合人類的液態化法術,已經具備了完整的框架,只是具體的數據還需要完善。
這個法術,可以自動尋找人體內已有的、與液態類似的基因,激活這些基因,并改變基因的表達方式,用大數據技術來重新詮釋基因的表達,進而影響人體。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劫持技術,劫持了基因的表達方式,并強化到極限。
實際上到了這個階段,大數據修行的邏輯,已經漸漸開始覆蓋人體本身的自然邏輯。
也就是說,人類正在向純數據結構進化——這就是覺醒者!
而這個階段之所以分出普通覺醒者和完全覺醒者,重要的就是“大數據化的程度”。
普通的覺醒者可以激活體內的基因,并“控制”基因的表達;
而真正的、完全覺醒者,甚至可以“改變”基因的表達、劫持并覆寫基因的表達,按自己的要求來。
這就有點高級計算機的味道了。
普通計算機真的是只是計算——其能力由基礎決定。
而高級計算機,卻千變萬化——其能力由軟件決定。基礎的芯片等硬件,只是一個另類的“軀殼”。
這是楚飛第一次真正明白,普通覺醒者和完全覺醒者的差別。
差別不是一般的大——這是本質上的差別。
當然,大數據修行的一切都可以用大數據解釋。
那么,完全覺醒者和普通覺醒者的差別,用大數據來解釋就是:
完全覺醒者可以構建希爾伯特空間的宇宙腦、思維模型;
普通覺醒者只能構建歐幾里得空間的宇宙腦、思維模型。
希爾伯特空間是無限的空間,無理數、有理數都可以包含在內,也包括曲面計算等;
歐幾里得空間是有限的空間,只能容納有理數、平滑空間的計算。
舉個例子,圓周率。
在希爾伯特空間里,圓周率就是:π;
但在歐幾里得空間里,圓周率要寫作:3.14、3.1415等等,不管寫多少位,哪怕是百億位,它依舊是一個有理數。
說的再簡單些,一種是有限思維模式、一種是無限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