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人工篩選不同的數據,再將數據按照系統給定的陣列和規律,一一填入;這一步需要相當專業的知識。
最后檢查一遍陣列,確定填寫數據沒有任何問題。
經過這樣一次檢索后,陣列填充了不足5%!
楚飛看著陣列,微微皺眉。只有自己知道,如今這些數據應該都是錯誤的,因為樣本來自自己而非魔精靈。
也就是說,如何篩選正確的數據,這一步有問題,機器并不能精確識別所有的有效數據。
如此,就需要楚飛自己一個個篩選!
再看看整個陣列需要數以萬計的數據,楚飛第一次真切感悟到,頭大是什么意思。
可惜這里只有自己,只能一點點來了。
“從頭再來!”
將先前的陣列存檔,再次新建新的陣列圖表,楚飛開始提取魔精靈的數據。
一直到機器過濾篩選的階段,楚飛猶豫一下,深吸一口氣——這一步不能太相信機器!
這里的機器,其篩選邏輯是千年前的。而當下的數據卻是千年后的。中間時間跨度太大了。
但篩選數據的邏輯是什么呢?
楚飛立即戴上虛擬頭盔,消耗幾滴智慧露珠,并借用虛擬技術,開始瘋狂回顧整個研究過程、立項過程、技術分析等。無數信息在腦海中閃過,一點點復盤機器篩選的邏輯機制。
將篩選邏輯分析一遍后,楚飛并沒有發現明顯的問題。
再復盤一遍、又復盤一遍,從頭再來一次……
在智慧露珠的輔助下,楚飛瘋狂的將整個研究從頭到尾思考幾十遍。
如此瘋狂和高強度的思考,就算是優秀的覺醒者都做不到。
就是在這種瘋狂的思考中,楚飛終于一點點發現問題所在:人員太多,技術太多,最終導致了技術不兼容!
曾經這個研究項目,共有三千多人參與。其中核心研究人員就有一千多;設備的技術支持人員一千多,現場設備運行和維護人員一千多。
其中問題就出在設備上。雖然看上去功能達標了,但不同設備采用的技術多少有些自己的特色,比如自己的專利技術等。或者為了繞過所謂的專利,采用了別的技術,如開源技術和閉源技術等。
雖然最終結果達到了設計要求,但運行過程卻有差別。
這種差別如果只有一兩種技術無所謂。但當幾千種、幾萬種技術集合起來后,就出現了問題。
所以真正的高級科研項目,都講究“從頭開始、一切技術自研”。
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從頭復盤所有設備的技術!
楚飛臉色都黑了。
我就是想要學個魔法而已,為什么就這么難。
哦,對了,我還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科研博士呢。好吧,就從這里開始吧!
沒有別的選擇了,只能從頭研究設備技術。
好在,相關設備的技術等,在資料庫中都很全,倒是省了逆向工程。
看著那如山般的資料,楚飛咆哮一聲:
沖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