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絕大部分覺醒者在這之后的修行,尤其是在身體基因和超能力的覺醒上,因為各種原因而失控。
也許一兩次不會失控,但三五次呢?不管你前面成功了多少次,只要失敗一次,就要墜入深淵。
很多人因為擔心失控,主要是有自知之明,干脆停止修行,有錢的也可以申請科技誘導等。
但所謂的科技誘導,其實是典型的揠苗助長,新增的異能等因為超過宇宙腦的控制能力而無法控制,只能加裝科技與狠活,就是殖裝。
而只要殖裝了,就會干擾修行,嚴重的甚至鎖死。
至今沒人完全知道為什么。只是猜測殖裝改造影響了身體的平衡、能量系統、電力控制干擾人體生理等等。
反正大家都知道一點:一旦殖裝改造,就會影響修行,改裝越大影響越大。
不過楚飛現在多少有些猜測了,影響最大的,或許是心態。
殖裝改造,意味著你內心深處都覺得:自己玩兒蛋了,再也上不去了,自信和驕傲崩潰,意志疲軟,而這直接影響了觀察者效應。
觀察者效應,可是大數據修行的核心理論之一。
而在覺醒者之后,心態就極為重要了。此時打破了生命禁忌,完全在混沌中探索,沒有了前進的勇氣,原地駐足反而是最安全的選擇——也許還涉及到生命本能的自救:腦袋表示我要去作,身體表示我不想。
當然,楚飛也只是猜測。嗯,回去看看黃剛和趙洪月,這兩人最近心態炸裂中啊。
但有一點楚飛卻越發肯定,覺醒者之前是被動進化,或者不能稱之為進化,而應該稱之為適應自然。
覺醒者之后,是主動進化。如果沒有了開拓進取、探索未知的勇氣,還如何掌握主動啊。
覺醒者之后的路,和覺醒者之前的路,是截然不同的。
從此開始,非物質的影響力,開始逐漸強勢;意志、勇氣、韌性、以及建立在這些基礎上的觀察者效應等,效果愈發凸顯。
心中閃過這樣的念頭,楚飛立即在自身嘗試。
首先,自我催眠——不斷告訴自己,我很強、我很好、我很優秀。
有道是謊話重復一千遍就成了真理。雖然這話有待考證,但在這種不斷重復的暗示中,楚飛確實暫時建立了超級自信心。
在這種自信下,楚飛開始新的第二形態——覺醒者之后不管出現多少特性,統一都稱之為第二形態,這是相比于我們‘本體’這個“第一形態”來說的。
所以,覺醒者的第二形態很多。比如劉婷云除了翅膀,還有金鱗護身。雖然這個金鱗沒能擋住曹利文的子彈。
楚飛雖然才剛剛突破,但因為算力龐大、體內能量充沛,完全可以繼續“覺醒”。
而后就看到楚飛的身體開始拉長,手腳變寬并出現掌蹼和腳蹼,膝蓋忽然開始側彎,柔和擺動。
頭頂有“頭發”迅速生長,連接肩膀,最終形成一個流線型的“扁口魚”。
而后身體表面又出現鱗片。
這次變化更快,前后不過三天時間就完成蛻變,楚飛變成了‘楚魚’。
努力站起來,來到顯示屏面前,透過漆黑的顯示屏隱約可以看到子現在的形象。
“楚魚”的樣子有點怪怪的,有點像大頭魚,還是扁口魚,身上的鱗片嘛,腹部、正前方是白色的,背后、正后方是黑灰色,中間以漸變的灰白色過渡。
這種顏色當然不鮮艷,遠遠不如劉婷云的“金鱗”漂亮。
但在生存的戰爭中,實用比漂亮更重要。而黑白色的搭配,可是無數自然界魚類、水生生命的選擇。
隨后楚飛測試幾次魚人變身的能耗,發現和蜻蜓之翼差不多。雖然蜻蜓之翼變化較少,魚人變身幾乎全身都有改變,但蜻蜓之翼這個不到1.2公斤的翅膀,卻消耗了變化過程中七成的能量。
蜻蜓之翼,看上去不重,但技術含量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