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修行感知之風第三層,需要有更優秀的感聲方式。
感聲和感光一樣,想要更清晰,就要增加“感聲/光芯片”的面積。
在感知之風的附屬資料中,提供了三個方式。
第一個,強化皮膚。人體皮膚本身就是強大的器官,可以讓皮膚擁有感聲的能力。
第二個,參考貓的胡須、昆蟲的觸角等,通過毛發等感聲。人體有頭發、體毛等。
第三個,殖裝。
對楚飛來說,殖裝是不用考慮的。
那么剩下的就是第一個和第二個的選擇。
直接強化皮膚,是在人類本身就有的能力上深化強化,安全系數較高,但執行難度很大。
想想耳膜的面積,再想想皮膚的面積,就知道了。
可一旦成功了,發展潛力也很大、大的超乎想象。
但這個不需要開啟額外的基因,只需要將耳朵本身的基因激活了,刷入皮膚中就好——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難說了。
再說第二個。
人類的毛發也有感知震動的能力,只不過很微弱。其主要感知結構,是毛發根部的神經末梢。
但這種感知的關鍵有兩個,除了毛發根部的感知結構外,毛發本身的結構也很重要。人類本身的毛發結構顯然是不行的,需要“開啟額外的基因”。
因為要開啟本體以外的基因,危險系數略大。
只要開啟基因,就有畸變的危險,至少也能增加畸變指數。
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楚飛想了想,在紙上列了個表格,對兩種方法做了個對比。
修行難度:10、3
安全系數:10、7
發展潛力:10、5
穩定兼容:10、6
第一種除了難度大些之外,剩下的幾乎全都是優點。但難度相差也太懸殊了。
不過思考許久,楚飛終于還是選擇了第一種。
因為第一種方法還有一個更優秀的所在:若皮膚具有耳膜的作用,可以直接聽到聲音。
而毛發感知震動,需要經過計算后,才能轉換成為聲音。中間需要轉換一步。
雖然說宇宙腦需要的數據是震動而不是聲音,但聲音也是震動啊,能聽到聲音說明感知更加細膩。
心中有了決定,楚飛又跑了一會數據,尤其是消耗不少體能后,就直奔曙光學院半山腰,測量一下自己的潛力指數。
測試很快就出來了,潛力指數:8.4336!
看著這個數據,醫生很認真地說道:“四師兄,我覺得您可能不具備升級條件。”
楚飛沉默一下,問道:“我這指數正常嗎?”
醫生沉默了,不敢說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