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露珠的加速下,楚飛只用了一個小時就完成學習,兩個小時構建完成,一個半小時就掌握了新的飛行方式,至少掌握了六到七成的熟練度。
隨后,楚飛再次展開翅膀飛行。當進入第八層的時候,楚飛再次感受到了強大的阻力。
第八層的空氣極為稠密,仿佛液體,且越是向上這種感覺越發明顯。因為空氣有點“粘稠”,以至于翅膀都有些動不了,就像是在水流中跑步。
不過這一次楚飛有了準備,立即切換新的飛行方式,翅膀激烈震顫,但顫抖范圍卻很小。
就是在這種小范圍的激烈震顫中,在翅膀前方、上方等部份,出現了負壓區域。
而后,楚飛感覺到了一種浮力,這浮力主動托起了自己,向上飛行。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相比于此前的飛行、用翅膀直接飛行,這種飛行方式別具一格。
不需要主動飛行,只需要制造負壓、再控制負壓轉換成為升力,自己就飄起來了。
隨著“實踐”,楚飛不斷總結經驗、記錄參數、調整邏輯,宇宙腦急速思考和計算,迅速進行較為初級的ai訓練、進行小規模迭代。在這種模式下,楚飛只用了半個小時,就基本上掌握了這種全新的飛行方式。
姑且稱之為“負壓飛行”吧。
與先前的飛行相比,負壓飛行有幾個優點:
第一,翅膀震動很小,可以通過更狹窄的地方,也可以真正貼地飛行了;
第二,小范圍運動更加靈動,可以輕易實現前后左右的移動,只要控制負壓的方向即可,控制也很簡單;
第三,因為靈活操控簡單,所以可以極大地增加近戰能力,尤其是飛行中的近戰;
第四,飛行的穩定性高,用于高空狙擊效果將更好。
但缺點也很明顯:
第一,噪聲大,蜻蜓的飛行可以做到無聲無息,蜜蜂就做不到;
第二,運動激烈,能耗大。
不過能耗也就增加了十分之一的樣子,楚飛完全不在乎,這種飛行能力可以作為補充,需要的時候用一下,額外消耗的能量有限。
反倒是帶來的好處更多,讓楚飛興奮不已。
有了負壓飛行的方式,楚飛覺得自己的飛行能力至少提升五成。等以后將這種模式完全消化吸收,融入到原來的飛行模式中,效果怕是得翻倍。
但是最大的收獲卻不是增加一種飛行模式,而是——完全設計一種飛行模式、一種飛行的工具!
用科學的手段,借鑒了仿生學的內容,然后以工業設計的方法,設計出一種融合了生物學、工程學的飛行方式。
隱隱的,楚飛好像看到了一扇大門,悄悄打開了一道縫,后面是一片汪洋大海。
科學研究中,結果固然重要,但研究過程和產生的思想、經驗等,更加重要。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在楚飛隱隱抓到了“漁”!
但還不夠,前面的“大門”僅僅只是敞開一條縫,而楚飛卻想要登堂入室!
向前!
向前!
不……向上!
楚飛抬頭看向高空,翅膀不斷震動,飛的越來越高。
再次飛過一百米高度,空氣更加粘稠,并加入了少許紊流——就是第一層的那種。
楚飛只是稍作思考,就做出了應對。
又飛過一百米,空氣粘稠度又增加一分,混亂中加入了剛性變換;
后面不斷融入更多的問題,但都是前面已經出現過的,只不過加入第八層的環境,還是難了很多。
以楚飛的計算能力,都感覺到有點吃力。
不過之所以吃力,完全是因為楚飛趕時間。
若有七天時間,楚飛可以從容應對。可現在卻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