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戰斗的核心目的,如果用數學思維思考,就是求“解”。
戰斗,當然是要取得勝利,而勝利就是戰斗的“解”。
這個“解”不止一個,也許有十幾個、幾十個,但只要能得到“解”就可以了。
這里就要說下近似值的問題——如果某個戰斗的最終目的是殺死對手,精確“解”應該是擊穿對方的心臟,但有時候偏差一些,沒有擊穿心臟,打穿了脊髓、心動脈等,也一樣可以做到,這就是“近似值”。
甚至擊穿大腦,也能致命。心臟和大腦可不是一個東西,這就意味著“解”有很多個!而求“解”的方法也有很多。
作為一個覺醒者,一個大數據修行者,應該嘗試用“求解”的思路,去重新認識世界。
當然,這并不是說人要成為莫得感情的機器,但這種思想要有。
這是一個看上去很簡單的思想轉變,但這種思想上的變化,卻讓楚飛在思想境界上有了一種質的飛躍。
此時回想過去、確切的說是幾分鐘之前的“過去”,楚飛竟然有一種“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既視感。
現在只是輕輕撥開這一片樹葉,卻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是啊,都是覺醒者了,很多的思想觀念也需要升級才對,思想要跟得上修為。
其次,這次傳承中還是有不少真正的科學知識的,而且這些知識都是建立在新定義的基礎下的技術。
比如復活光碟中的“程序”、或者說“法術”,總之這個程序就是在“求解”的思想指導下,設計的。
其設計的核心目的,竟然不是“醫療”,而是“數據恢復”!
“復活程序”以完整的人體數據為參考——數據庫中錄入了幾十萬個人體數據;
當復活程序運行的時候,會掃描目標的人體數據,再根據人體情況和數據庫中幾十萬個數據比對,找出其中相似的,然后進行ai運算,得出最優解;
而后用這個最優解“覆寫”人體的基因等,對人體進行強制的“數據恢復”!
這就要說到這個“復活光碟”的運行結果了:如果提前存儲了自己的數據還好,若沒有的話,復活光盤會經過計算,找出“近似值”來恢復——肯定和原來的身體會有些不同。
不過話說回來,這時候能復活就不錯了。而且經過優化計算,得到的“結果”或許比原來的更好呢。
除了復活程序外,還有一些有趣的小程序。如趕路的程序。
按照這個程序的介紹,只要啟動這個程序后,人就可以睡覺了,程序會驅動身體抵達終點,在這個過程中,還會自動調用身體的各種能力——走、跑、飛等等。
還有先前學習到的負壓飛行技術,也是這樣設計出來的。
“這種程序,還真有點神通的味道了!”
看著一個個獨特的小程序,楚飛感覺很好玩。但“好玩”之后,楚飛卻得到的技術越發感興趣了。
傳承中,那種成品的法術等,從來都是添頭,只有庸人才會喜歡這種東西。對于真正有想法的人來說,技術本身更重要。
這是漁和魚的區別。
而楚飛得到的傳承,不僅有魚,更有漁!
學習中,有熟悉的腳步聲傳來,隨后就有敲門聲,來宋麗華急切的聲音:“楚飛,金剛巨猿帶領獸潮開始加速了,預計70分鐘后到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