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海中閃過這些內容,楚飛將麥克斯韋方程組變式的大數據架構找出,開始修行。
首先,進入計算機虛擬空間推演個幾千萬遍,耗時兩個小時。
其次,嘗試以求解的思維,去解析功法、新的架構等。
在吳庸爆出這么多問題后,楚飛對于手上的功法多少有些警惕,用求解的方法解析,本身也是一種檢索、校驗。
一次又一次,沒發現什么問題,倒是將功法徹底吃透了,知道為什么。
此前積累的數據等,也都融入了功法之中。
最終,經過計算機推演幾千萬次的功法,成熟了。功法還是原來的功法,但又不是原來的功法。
簡單來說,楚飛進行了定制化改造。
原來的功法固然很好,但卻太過注重“通用性”。它可以符合人體99.9%的需求,但卻無法滿足最最最個性化的那一點要求。
其實在操作系統(修行功法)中定制化改造,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楚飛就記得曾經的世界,一個linux系統定制出幾百個發行版,甚至需要深度定制(改的面目全非),安卓就是linux的一個發行版。
現在,楚飛就在嘗試對功法進行個性化定制。
以楚飛現在的知識儲備還做不到深度定制,但簡單的個性化定制還是能做到的。
如此忙碌到第二天天亮,楚飛才終于開始突破了。
首先,在宇宙腦中構建麥克斯韋方程組變式的架構;
而后將這個新的架構和原本的能量旁路系統、以及功法中的能量控制相融合,徹底打通了“宇宙腦——身體行動能力”的邏輯鏈,為突破9.0打下基礎。
最后,楚飛才構建9.0的功法。
和8.0的功法相比,9.0的功法是繼續挖掘希爾伯特空間的邏輯潛力。
8.0的宇宙腦,是三維計算;9.0則進入多維計算。
希爾伯特空間是一種抽象化思維(思考方式),本身可以促進宇宙腦的獨立,會漸漸將宇宙腦和生物腦剝離。
與歐幾里得空間相比,希爾伯特空間具有高次元空間屬性(邏輯)。
其實理解起來也不難,人類的思維模式就是類希爾伯特空間(邏輯)。人類的思維可不是線性的,而是發散的。
所謂的發散,本質就是多維度進行。我們可以同時思考過去的事情、對未來進行展望,對當下愁眉苦臉……
這本身就是一種超越三維的思維模式。
人類的大腦,天生具有超三維的屬性。
而9.0的功法,就是將這種超三維屬性,繼續強行提升。
所以,在9.0的功法中,開始進行超維運算。
這種超維運算不是很容易理解。僅僅是如何理解超維的概念,就難住了很多人。這也算是大數據修行的一個小小門檻。
此外,在9.0的功法中,其宇宙腦架構也加以延伸、擴展,甚至需要增加核心數量,以應對超維運算的海量計算。
如果說8.0的功法難度、以及所需要的知識是10,那么9.0的功法難度、以及知識就是100乃至更多。
但楚飛得到的傳承太多了,又有計算機加速。更頓悟過“升維、進化、修行”的本質(301章)。
不過三天,楚飛順利突破9.0!
整個過程水到渠成,毫無難度。
確切的說,所有的難度,楚飛都已經提前解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