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蛇躲不過去了,不得不再次吃下。
線粒體天生就是一個個小電池,而且還是燃料電池。
可現在無法進城,沒有研究基地,也找不到研究設備等,所以楚飛就盯上了一個更高級的研究:人體直接吸收活尸晶核。
漸漸的,楚飛將思維一分為二,一個思考編程、一個思考程序的運行。
人造能晶種,最重要的結構,就類似于這種情況。
是數學公式?是物理公式?
不,是黎曼幾何!
為什么鐵絲彎曲后會有彈性?如果建立一個黎曼幾何就能發現,是幾何結構發生變化了。
而后將一個特化后的細胞按照一定的數學結構堆疊,形成一種立體的結構,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儲能結構”。
應該說,人體是有產生“晶核”的條件的,只不過現在的大數據修行方式,似乎和晶核有些絕緣。
活體生命體內的晶核頻率,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變化,就像是cpu的頻率。
而這種結構,在人體的生物學中,也有類似的,那就是……線粒體!
直接在左臂上隔離出一小塊皮膚和脂肪,開始嘗試改變,同時控制體內能量系統產生一個小小分支,開始研究了。
大數據修行的核心是什么?
是數學啊!
比如想要吸收的目標晶核的頻率是4萬赫茲,那么除了4萬赫茲共振之外,也可以降頻到2萬、1萬赫茲,也可以超頻到8萬、12萬、16萬赫茲。
楚飛想起了金丹、內丹、舍利、乃至金身,等等說法或現象。
再加上氪金的效果,楚飛漸漸發現很多細節。
以大數據修行的情況,想要回頭建立一個產生晶核的環境,完全沒有必要,也會影響宇宙腦的發展。
是否可以將一部分細胞特殊化,只保留線粒體,最終模擬出一個“晶核”來?
只是人體想要直接吸收活尸晶核,可沒那么容易。
這一刻,楚飛變了,冷漠、冷酷、又睿智、機敏。
第二條,要建立能量旁路系統,一般人真做不到;能建立能量旁路的,也不會是現在這個無奈的樣子。
還好,大家是覺醒者。
綜合考慮,這三條似乎都不適合當先環境。
此刻,兩者結合后,讓楚飛的思維爆炸了。
在頻率相同之后,兩顆晶核之間會打開能量通道,會融合——至少有這個趨勢。
沉吟片刻,楚飛繼續思考、研究。既然現在的技術不行,那就更新迭代,去挖掘更本質的東西。
不過不一定真要頻率相同,還可以求取公約數、公倍數來調頻。
尤其是楚飛又擁有蝶變法術,本身還研究過“固態存儲”技術,這東西和儲能似乎有不少相通的地方。
<divclass="contentadv">有蝶變法術保駕護航,楚飛就能在自己身上做研究和實驗。
楚飛思索許久,總覺得有很多地方不甚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