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修行本質的感悟,并覺醒了靈覺、加深了對升維的感悟,
大量純粹的心靈之力,
戰斗中無數的實踐、試驗、檢驗、所思所想,
看到了別人的、異獸的、活尸的戰斗方式,
看到了活尸母皇的“煉化”,
…
修行中不知時間,楚飛餓了就吃點營養液,累了直接煉化活尸晶核。這一次戰斗,讓楚飛大發其財,儲物空間里積累的活尸晶核高達四萬之多。
不知過了多久,楚飛終于徹底結束了數據梳理上的瘋狂運算,看了下計算機上的時間,竟然過去整整半個月!
一次計算持續半個月,這是楚飛修行以來從來沒有過的瘋狂。
但結果也超乎想象,此前得到的所有知識全都消化吸收、化作自己的根基不說,更推陳出新,誕生無數奇思妙想,推進了修行的進步。
大數據修行的核心,是科學知識。
而有了知識,就能化作修行磚石,構建下一步的修行根基。
這一刻,楚飛想到了吳庸說的信仰修行。信仰修行是用信用之力作為磚石來構建修行。
而大數據修行卻是用科學知識作為磚石,構建修行之路。
盤坐起來,楚飛進入內視中,“看”到了自己意識空間緩緩旋轉的宇宙腦,同時開始思考接下來的修行之路和選擇:
現在的宇宙腦,依舊是一個超級大核心。
而楚飛就要準備下一步的修行、繼續發展宇宙腦。
可下一步的發展,一般分為兩個方向。
一個是繼續發展超大核;
一個是多核發展。
這兩種方式各有優劣。
在等級相似的情況下,兩者相比:
超大核結構復雜,可以執行更復雜的運算,但能耗高、結構復雜難以構建、容錯率低,運算普通指令延時較大;
多核發展的話,每個核心相對簡單,運行效率高,可以開多個線程并行運算,但難以運算復雜指令,超頻運算能力不足。
至于說所謂的混合結構,什么大小核結構,無數修行經驗共同證明了:什么都要的結果就是什么都不行。
大小核心結構就要面臨指令分頻、大小核心調動問題。經常出現一核有難多核圍觀。
這些問題,在大數據修行中,在宇宙腦的研究發展歷史中,都很常見。
一般來說,修行者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只有最恰當的選擇,而沒有最完美的方案。
這世界上,完美從來都是一個相對概念。
但楚飛卻不需要選擇。
因為楚飛從活尸身上找到了解決辦法——cpu+gpu!
宇宙腦就做一個超大核,容納最復雜的指令,可以發展成為cpu;
而后激活肝臟,以肝臟為基礎發展出副腦、最后抽象成為第二宇宙腦、副腦。這個第二宇宙腦將走“小核心集成”的路線。
初步計劃,第二宇宙腦來上一個128核心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