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運動模式下的精度是比不上靜態模式下的。而且運動模式下計算更加復雜,固然有利于構筑復雜算法,但也進一步加劇的精度不足的問題。”
<divclass="contentadv">聽到楚飛這樣說,魏巍崖點點頭,看向楚飛的眼神似乎又認真了三分。
此時,周圍的研究員也都聚集過來,聽著楚飛的解釋。
楚飛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為了解決運動問題的不足,不得不采用成熟的邏輯。而目前最成熟穩定的運動邏輯,無疑就是太陽系運行模型。
然而太陽系運動模型、或者說恒星系的運動模型,就避不開一個核心問題:三合星問題。”
一個研究員忍不住開口了,“我們采用的是理想模式下的恒星系運行問題,確實存在你說道問題,但卻算不上bug,可能的問題我們已經修正了。”
魏巍崖敲了敲桌子,瞪了一眼,輕哼一聲才對楚飛說道:“繼續說。”
楚飛也看了這個研究人員一眼,微微點頭,“問題就出在這個理想模型上。理想模型本身就是錯誤的!
所謂的理想模型,是一種假設的完美狀態。設立理想模型的意義,在于更好的學習和理解,而不是照本宣科。
使用所謂的理想模型,是超現實的,這是典型的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問題。”
這話,楚飛說的有點不客氣了。但楚飛還是說了。既然你敢冒頭,那就踩著你往上走沒商量。
當然了,楚飛說話之前還點了點頭,多少也算是保留了點面子。
稍微一頓,楚飛繼續:“我們研究復雜算法計算機,是為了解決現實問題的。這本身就不是理想模型可以解決的。
如果按照理想模型進行,眼下的物理世界就要崩潰。也就是說,用理想模型反而能讓問題更麻煩。
建立在理想模型理論下的一切事物,都是建立在沙灘上的沙雕。”
沙雕……
某個剛剛開口的研究員看向楚飛的眼神有點不對勁了。
然而楚飛才不管這些呢,還在解釋中:“我仔細看了下我們這里的復雜算法,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個載體。
如同作畫需要紙張一樣,這種復雜模型的運行也需要一個承載邏輯。
這個就是以黎曼幾何為核心構筑的黎曼幾何空間,用這個空間去模擬時空。這個做的很好,至少我暫時沒有發現問題。如果有,就是對超三維世界的描述還不夠,但運行一個太陽系模型卻綽綽有余。
出問題的就在太陽系模型。
一般認為,太陽系模型中,恒星、也就是太陽的位置,是恒定不變的。然而實際上,太陽系的中心點不是太陽的中心,反而是在太陽表面4.6萬公里左右的位置。
為什么說是“左右”呢,因為太陽系內天體太多了,天體和天體相互影響,太陽系的中心點時刻都在變化。
甚至因為引力問題,太陽本身也不是一個標準的球形,所有的太陽系的天體都不是標準的球形。
這是時空法則引起的必然現象。正是這種變化,才引起了地球上環境每一天都不同。
如果我們強行消除這種變化,固然可以得到一個不錯的復雜算法的邏輯,但當計算精度不斷提升的時候,提升到億分之一的精度時,就會報錯。
億分之一的精度參考了4.6萬公里和太陽系半徑的比值。我昨晚做了幾個精度測試,基本驗證了。
億分之一的精度,平常當然是用不到的。但在科研領域、在高精尖領域、尤其是在向超三維世界沖刺的時候,卻經常觸碰到、甚至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