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足夠的經驗。
而所謂的經驗,其實就是足夠的數據樣本、凝聚出屬于自己的核心思想——核心的邏輯架構。
在過去,這只能依靠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刻苦鉆研完成。
但現在,楚飛完全可以借用計算機,在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里,完成正常情況需要幾十年的積累。
當然之所以這樣迅速,不僅僅是計算機加速,更因為任青云給了楚飛大量的數據。
任青云給的資料,可不僅僅只有毒藥方面的,而是近乎完整的傳承。
資料極其龐雜,感覺很像是一個數字圖書館,正常的藥材、毒藥、化學藥劑等等,應有盡有。
以楚飛現在的根基——宇宙腦、副腦、加上36臺高級計算機,也用了一晚上才將資料過了一遍。
但只是一遍,就讓楚飛嘆為觀止,更收獲巨大。
繼吳庸指點藥性的研究之后,楚飛在藥性的研究上,再次有了跨越式的進步。
吳庸對藥性的指點,其實也是對修行、高維思維的指點。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
這一次楚飛最大的收獲,就是:對藥性的研究,初步融會貫通。
這個所謂的融會貫通,主要是兩個方面:
第一個,毒藥、正常藥材藥劑,相輔相成。
正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兩者集合后,才能形成完整的煉藥體系。
毒藥用好了不比正常藥劑差多少。實際上很多化學醫藥,本身都是毒素來著,所以服用量都很小很小。
第二個,流形體系。
任青云在流形知識領域的研究,雖然不如楚飛;但幾十年的積累、加上傳承的內容,依舊讓楚飛驚嘆不已。
在藥劑領域,楚飛也才剛剛涉足流形體系,還在摸索階段;此時有了任青云的資料參考學習,讓楚飛隱隱看到了11.0以后藥劑的發展方向和路線。
第三個,藥性的研究。
對藥性的研究,楚飛最初是在吳庸的指點下開始的,而且當時吳庸用茶壺、圖畫、拼圖來解釋。
當時這個解釋,可以說讓楚飛驚為天人,對高維的存在隱隱摸到了一絲門檻。
嚴格來說,藥性的研究和流形體系的研究,完全可以融為一體。
藥性是根本,好比茶壺本壺;
流形是局部,好比那一張張茶壺的圖畫;
這些圖畫拼起來,就能將茶壺的樣子拼出來;拼圖越多,展現出的茶壺性質就越多越清晰。
這很像是一些恐怖故事中的拼圖元素。不同的鬼怪拼接后,形成更強大的鬼怪,最終甚至能還原出魔鬼邪神等等。
也許拼圖、茶壺等比喻或許不是很恰當,但大約可以說明流形在高維研究中的作用,也能說明楚飛為什么要研究“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