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一次楚飛學乖了,主要是有經驗和數據了,也知道如何做了,所以這一次的鐵皮厚涂依舊是0.012毫米,但篆刻的紋路卻達到了1毫米寬度。
這是一次大膽的改進,當然也是得益于有了兩種材料。
赤銅對真元的傳導性更好,而玄鐵的硬度韌性可塑性等更好。兩種材料搭配,竟是形成了剛柔并濟、陰陽交匯的結果。
陣法紋路增粗的直接表現就是:能量傳導增加,阻值電阻降低。
此外就是加工難度的降低。篆刻0.01毫米的陣法和篆刻1毫米的陣法,難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更何況這一次楚飛還有了冷焊設備,除了最開始動手輸入數據外,剩下的基本上半自動化了。
之所以是半自動化,是因為設備還是太簡陋,楚飛需要一邊監督、一邊調整。
整個生產過程中,有多次謬誤,不過這都在楚飛的預估之內;而且隨著生產進行,錯誤越來越少,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
這一次,只用了半天時間,一把沒有裝柄的、嶄新的寶劍就出現在楚飛面前。
劍身銀亮色,但隱隱可見赤紅色的紋路,仔細看來,有一種說不出的華美。不像是兇器,更像是藝術品。
寶劍的技術和先前的類似,不過還是從750層增加到775層,多出來的25層全都用于能量傳導,增加了寶劍對真氣的親和力。
其余750層,依舊是鉆石架構、初級結界、流體系力學各150層,也就是各自迭加150次。
但和上一次不同的是,如今楚飛的知識、技術、修為、思想見識等都有提升,對流形和陣法的理解也加深很多,所以架構還是優化不少。
尤其是舍棄了大量和戰斗無關的架構邏輯,讓剩下的架構更簡潔也更高效。
因此這一次長劍的提升,還是很大的。
第一個提升,重量的降低。
劍身尺寸和先前的一樣,沒有變化;但因為大量采用玄鐵,而玄鐵密度低于赤銅,因此新的長劍重量為1.6公斤的樣子——原來的1.8公斤。
重量低了,慣性就低,速度就更快更靈活。僅僅一個質量問題,新長劍的靈敏度就提升了11.1%!
第二個提升,堅韌和鋒利等基本屬性。
用玄鐵取代赤銅,硬度、鋒利、韌性等,都有顯著提升,保守估計也提升了50%!
第三個提升,對真元的傳導的提升、阻力的降低。
先前的赤銅長劍,最多傳導100卡能量,效率40%50%,傳導能量越高,效率越低;想要輸出100卡能量,需要輸入250卡,超出部分直接逸散;輸出超過100卡的能量也全部逸散。
現在的長劍,傳導能力高達700卡,效率提升到96%以上!
只能說,完全是質變。
能量傳輸提升了700%,效率幾乎翻倍;綜合計算,新長劍效果提升了1400%的能量傳輸效果。
第三個提升,算法、知識、架構上的提升。
新的架構更加簡潔高效,775層架構在楚飛新的設計下,漸漸融合成為一個整體。雖然還有些不完美,但總歸有所進步。
這個融合手段,借鑒了春雷功法突破12.0時的技巧——卷起來,將775層架構卷起來。
這個卷起來,不僅有物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數學的概念,通過公式、數字來實現“連續性”!
算法優化帶來的提升,足足有300%之多!
輕輕撫摸長劍,楚飛臉上露出微笑。但笑著笑著,微笑就變成了獰笑。
寶劍已經出爐,是時候血債血償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