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敏點點頭,臉色有些黯然,“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不是認為,靈魂是不斷成長的?”
楚飛點頭。
姜淑敏:“靈魂確實能夠成長,但成長也有極限。靈魂的成長,你可以理解為樹木。我們吸收營養物質,也就是知識、別人的智慧、甚至自己的思想感悟等,可以促進靈魂的成長。
但靈魂的成長,不是無限的。
就如同樹木一樣,不管外界條件如何好,但樹木也不可能永遠成長下去。
植物的基因,就決定了其上限。
靈魂也有類似的其概況。
我們三個、甚至絕大多數修行到一定高度后卡住不動的,基本都是這種情況。”
楚飛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認真思考。根據楚飛過去的理解,人類天生的靈魂是可以不斷成長的,這才是修行的意義所在。
在科學的解釋中,“靈魂”是負熵,是人類的靈智根本。
確實有人天生靈魂強大天生聰明,但再聰明的人,上限也只有7.8的潛力指數。
而大數據修行者入門就是8.0的潛力指數,這增加的潛力指數,就是后天增長的。
增長的方法,就是大數據修行。大數據修行的根本,其實就是“修行秩序、增加負熵”。
在意識空間中構建所謂的邏輯架構,不就是給生命輸入額外的秩序嘛。
負熵是什么?熵越大越混亂,所以負熵也是秩序。人類的靈魂就是一個生命的秩序。
大數據修行就是給這個天然的生命秩序,注入科學的秩序,并引導本身的靈魂不斷蛻變。
這個蛻變的極限是什么?是靈魂天生的極限嘛?
不,在楚飛過去的理解中,人類靈魂天然的極限,就是7.8!所以在修行之初,突破7.7和7.8的時候,分別稱之為突破第一極限、第二極限。
既然在突破7.8的時候就已經突破靈魂的天然極限了,那么7.8以后增加的靈魂負熵,是哪里來的呢?
答:是大數據修行,是科學知識,以及建立在科學知識上的學習、思考、人生感悟等等。
總結起來就是:決定修行上限的,是科學知識。而以姜淑敏三人所接觸的科學知識,突破14.0應該不是問題。哪怕慢點,依靠水磨工夫也能進步,不只有卡死。
但現實卻是:三人困在13.0的境界不動分毫。而且這種情況的大有人在。楚飛一路走來,遇到太多太多卡在某個極限無法突破的修行者。從半覺醒者到13.0的老前輩,都有。
這其中固然有功法的問題,有修行灌水的問題,但這不能完全解釋姜淑敏提出的問題。
這里面一定還有別的原因。
是理論錯了?
還是三人的原因?
楚飛不斷思考,首先排除理論錯誤。若理論錯了,那現在的大數據修行體系就不成立。
姜淑敏用樹木舉例,但人非草木,人類掌握了科學的力量!我們借用科學的力量,上天入地,如今更是進入里世界,向超維文明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