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密室,將林白羽給的知識導入計算機,先大概梳理一遍。
林白羽給的知識量實在是多的超乎想象,千年積累的資料可不是鬧著玩的,而且林白羽并沒有弄虛作假,資料都很全面。
就是資料太多了,楚飛暫時也只能走馬觀花、甚至跳著大概瀏覽一下。
然而就在這個瀏覽的過程中,楚飛發現了一篇論述功法的文章。
立即將這文章摘錄出來仔細閱讀。
文章認為,功法有三個境界:天地人。
人之境界的功法,以自我為核心,視野狹小;
地之境界的功法,以自我為主體,兼顧環境,感悟人與自然的關系,拓展了視野,也拓寬了功法的范圍;
天之境界的功法,仰觀宇宙之大,以人心映天心,天人合一。
在科學發展中,有這樣一個觀念,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而功法的三個境界,就是想象力上的差距。
“人境功法”是最低級的功法,幾乎沒什么想象力,就是按部就班的修行、進化、升級。
絕大部分功法都是這類,強化自我,自以為可以凌駕一切,卻難免視野狹隘、偏激,很容易走向極端,甚至誤入歧途。
“地境功法”充滿了想象力,人與自然協同,這已經是常見功法的極限,這個境界的功法大氣磅礴,中正平和。
“天境功法”極少,因為構建難度太大。需要考慮人、宇宙、自然的關系,但文章認為“天境功法”才是真正通往大數據修行終點的功法。
三種功法境界不同,但不代表地境功法就一定超過人境功法。
人境功法最容易構建,很容易出精品;
地境功法就很難了,一個不好就是廢品一個。
至于說天境功法,文章的作者認為,“可能存在”!因為這個功法就算真的存在,只怕也難以修行。
文章內容不多,只是提出了一些觀點,并沒有太過深入的分析。
不過這些觀點,卻讓楚飛若有所思:
“我現在構建的"無名功法",似乎就是人境功法,只分析技術、架構、自己的修行情況,完全沒有考慮與自然的關系。
上官青虹給的功法中,也都是類似的情況。
如果沒有看到這篇文章,或許我會覺得自己很不錯了。但看到這篇文章后,我卻忽然發現,自己就是井底之蛙。
那么,曙光功法是地境功法?還是天境功法?
似乎,真的要去看看這功法才行啊。
10.0的曙光功法堪稱完美無瑕,塑造了我現在的根基。
所以,哪怕以后自創功法,最好還是弄到曙光功法做參考。
嘖,麻煩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