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量子計算機的“芯片”,其結構更像是一個立體的拓撲流形體,模仿了人類的大腦設計。
楚飛靜靜地看著這個晶塊,按照設計資料,這個小小的東西可以提供高達200京的算力——就純算力來說,遠遠不如楚飛先前的小型服務器,那些小型服務器可達1000京算力
臺。
但算力高了沒用,楚飛要的是“高維運算”。那些小型服務器在計算高維架構時,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連1京的高維算力都擠不出來,很多復雜算法,楚飛不得不親自參與。
眼下這個小小的“晶塊”,確實專門用來進行高維運算的,尤其是同時具備引力內核和克萊因瓶內核的“混合運算能力的混合架構”。
這樣的計算機技術,在楚飛從上官青虹那里得到引力內核相關信息時,就想得到;直到現在,終于有了,還是自己親手設計的。
黃蓮英已經將芯片取走,開始檢測、封裝、然后運行。
暫時沒有合適的軟件,那就測試基礎運算,去計算圓周率、計算宇宙常數、尋找素數等等。
作為一個計算機研究的集團,有的是辦法測試芯片的情況,楚飛就跟在旁邊學習。
這一番測試,就是兩天時間。芯片經過測試,果然發現不少bug,比如混合架構的時序調度問題;數據輸入和輸出時需要分開,又存在搶占緩存的情況等等。
大的問題沒有,細節問題還真不少。
對于時間調度的問題,大家研究后采用了分頻模式。搶占緩存的問題,有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直接增加緩存。
這叫打補丁,效果立竿見影。
不過這只是第一代設計,后期肯定要重新設計,打補丁的過程就是研究的過程。
測試之后,大家馬不停蹄的進入第二代設計。在穩定之前,不會量產。這要是楚飛迭代計算到關鍵時刻崩潰了,那不得跳腳。
研究工作進入迭代階段——有道是萬事開頭難,眼下進入容易階段。
研究計算機的過程中,楚飛會抽時間煉制一些藥劑,供應前線、以及俱樂部需要。
至于說俱樂部的運行,當然是大管家張越、以及巫師閻錫永、修真張玉磊負責。順便說下,這兩人現在也正是突破到12.0境界,也算是給頓悟要、帝流漿做了個活廣告。
如果沒有意外,楚飛準備接下來的時間,全都是這樣的生活,一直到自己修行到14.0為止。
然而有時候意外難免發生。
比如,斷水了!
源泉水資源集團被異種攻陷,北極城供水直接斷了一半。
而今為了供應前線,軍工方面又是耗水大戶,還不能停。所以暫時能停的,就是民用水系統。
楚飛這里,供水直接削減一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