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腦的修行,從最初的想象力化作初級的宇宙腦,需要“時序”,此時想象力可以自動運行,正式進入半覺醒者的序列;
然后需要構建希爾伯特空間,成為真正的完全覺醒者;這個階段有修行者資質不行,只能構建歐幾里得空間,只能做個低級的覺醒者,沒有未來。
等繼續突破到9.0,會加入麥克斯韋方程組變式,深化覺醒;
到了10.0的覺悟者,需要引入黎曼幾何;
到了11.0需要引入部分羅氏幾何的近似值就行;
到了12.0后開始構建最初級的流形和最簡陋的克萊因瓶,或者引力內核;
到了13.0,會引入完整的羅氏幾何,或者用拉普拉斯變換替代傅里葉變換等等,修行之路開始出現分歧,具體如何選擇,就看個人修行了;
到14.0,引入"歐拉-拉格朗日方程";楚飛不同,引入了狄拉克方程,嘗試構建狄拉克之海,進而生成了果殼中的宇宙這個內核,完美融合克萊因瓶內核邏輯和引力內核邏輯。
15.0時,開始引入波函數,這是量子坍塌的重要函數;而楚飛還引入了部分超流形的技術。
根據這個趨勢看,16.0的突破應該引入更加復雜的邏輯才行,比如完整的超流形等。
但實際上,突破16.0時候用的邏輯卻很簡單,是普通人都能學習的微積分!
但這個微積分也不簡單。
微積分最大的特色就是——連續。
連續背后代表的是“完美”。
在16.0之前,楚飛不管修為如何精彩,計算如何精確,但實際使用的永遠都是近似值。
比如圓周率,不管楚飛取值是小數點后三位、還是三十位、還是三百位,都是近似值。因為不用近似值就無法計算。
一個字母“π”是無法應用到現實中的。
不要覺得圓周率很簡單,實際上這是一個法則,是圓的法則,凡人注定無法將這個法則完美落實,只能無限接近完美。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但到了16.0以后,理論上就能直接用“π”了。當然了,這里說的是真正完美的修行,灌水的不算,而且也只是“理論上可以”。
總之想要將法則完美落實,就需要微積分,只有微積分才能準確找到圓周率。當然了,這里的微積分是高級微積分,不是入門的。
但不管如何,微積分的知識對現在的楚飛來說,一點難度都沒有。
手指輕輕勾了一下,宇宙腦瞬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