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完成自檢,發現問題不少,竟然只剩下三臺發動機還能工作。
飛船緩緩掉頭,向水月星飛去。三天后,飛船緩緩降落到水月星上,隨后所有人看到了飛船如同月球表面一般的表面,坑坑洼洼的。
江廣淵抹了一把就說道:“是類似法寶壓縮的狀態,物質被壓縮了。”
大家紛紛討論起來,興奮之情溢于言表。楚飛沒說什么,只是默默地撫摸飛船表面,面帶微笑。
科學研究只要能成功一次,就能瘋狂迭代下去。
接下來就是不斷測試、不斷研究、不斷迭代,同時楚飛也在研究薩隆文明的技術,自己也在鞏固修為。
很多事情齊頭并進,但并沒有耽誤什么,反而一切都在快速突破。這得益于源源不斷涌來的心靈之力。
在心靈之力、智慧露珠和智慧種子的輔助下,當然還有諸多科研人員的輔助下,楚飛竟然找到了“焊接”強子材料的技術。說焊接不恰當,或許應該說“鉚接”。
想要處理強子材料,首先要模擬白矮星的極端壓力和高溫。
差不多要千萬度的高溫,才能“熔融”強子材料;
但強子材料熔融后不穩定,會化作簡并態狀態而蒸發,所以必須有高壓,起步就是三百萬倍大氣壓。
最終還是楚飛利用激光、物質波技術、超流形和超純鐵等技術解決了。其中更用到了大型計算機并聯,提供瘋狂的算力。
這一番研究讓楚飛對技術的發展有了全新的感悟:技術發展不可能來個跨越式發展,沒有基礎,后面就發展不起來。
就說這處理強子材料的技術,全都是楚飛楚飛來到啟明星后研究克服的高難度技術。就這,還借鑒了薩隆文明的很多技術。
可就算如此,現在能鍛造的最大強子材料型材,也就一米大小、3厘米厚度。沒辦法,爐子就這么大,再大的話就要炸爐了。
為了生產一米見方的強子材料型材,楚飛集合了幾乎整個騰龍星系的力量,建造了一座直徑高達百米的超純鐵“爐子”,內部壓力超過五百萬個大氣壓。
而這個爐子的散熱系統,占地面積足有四平方公里。至于說供能,更動用了四座核聚變電站。
生產出來的強子材料無法再次焊接,只能鉚接。為了加固鉚點,縫隙需要用超純鐵填充。
這樣一艘飛船,用了整整五年時間。
但當銀白色的飛船出現在水月星上時,當紅綢布被扯下后,所有人都震撼了。
不說別人,楚飛自己都呆愣愣的看著眼前的戰艦。
這是一艘真正的超時空戰艦,按照設計,她將在引力弦中飛行6.5光年,預計飛行時間4到6個月。
飛船大小有三百多米,在星際戰艦的標準中,這就是個弟弟的體型。
但飛船通體覆蓋了強子材料的護甲。實際上這護甲不僅僅是表面,整個戰艦的外殼,都是90%強子材料加上9%的超純鐵和1%的超維金屬構造而成。
強子材料疊加了10層,每一層都如同魚鱗那樣疊加鉚接。中間空隙用超純鐵和超維金屬填充。
整個戰艦都是一個超級法寶。不過沒有縮放能力。沒辦法,強子材料本身就壓縮到極限了,無法再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