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紀年,是以建木的成長時間為標準。聽說有一種神木叫做"建木"。最常用的方法是,每落一葉就記作一年。不過誤差很大,大約相當于我們的百年吧。
建木是神木,其落葉是絕世寶物,每逢落葉就會引起哄動。但我從來沒有見過建木。
干支紀年、卦象紀年不用說了吧,炎黃人都懂一些,雖然這里有些不同,但大差不差。
再就是大日紀年。里世界有大日,每一個"天"都有一個或幾個大日。
比如我們的長青天、還有隔壁的太昊天、墨陽天等,之所以分出一個個的"天",就是因為大日存在。
長青天的有一顆大日,大日巡邏一圈,大約相當于我們的五千六百多年。這個時間也很準確,但跨度太長了,反而不好用。”
說到這里,萬瀾濤稍微停頓一下,看了楚飛一眼,繼續說道:
“紀年、計時方式,并不只是簡單的時間工具,背后更牽扯到很大的利益糾紛。比如,有所謂的時間之神。
當然了,他們并不是掌控時間,而是掌控了時間標準,并通過這個來獲取信仰之力、以及利益。
信仰之力不用說,而利益主要是時間工具、精準計時調整服務等,類似于技術服務。
雖然每一次服務費用都很低,但里世界這邊一個大陸就百萬公里,人口不知多少億,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就很恐怖了。
甚至有這樣的說法,時間標準越模糊,利益越大。
就說那周天星經,據說一開始很準確,等到用的人多了,就開始不準確了,想要精確的時間必須定制更昂貴的計時工具,每隔一段時間必須請人校對。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真的很恐怖。”
楚飛再次微微點頭,這東西應該和所謂的技術授權與技術服務等差不多,這種先提供好技術然后通過迭代慢慢拉胯的情況,都是人類玩剩下的了。同時也對所謂的“爭奪時間標準的戰爭”有了一些猜測。
果然,萬瀾濤繼續說道:“在這種情況下,炎黃聯邦出現了,帶來了電子計時工具。
別人家的計時工具,最少也得幾千塊,還不準確。結果炎黃文明推出電子手表,簡單小巧不說,價格也很便宜。批發的時候,論斤稱,終端售價從幾塊錢起步。
尤其是電子手表采用原子計時方法,最差的,精度都能做到十年誤差一秒。
短短不過十年時間,就后來者居上。之后自然就爆發了戰爭。但戰爭一開始,炎黃文明就"得道多助"。
大家苦那些所謂的"時間之神"已經很久了,有了炎黃文明出現,享受了電子手表后,沒有人愿意回到過去。
據說戰爭爆發的時候,那些時間之神和他們的軍隊,經常遇到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什么信號中斷、通道維修、定制的武器裝備無法按時交貨、斥候莫名其妙的死亡、偷襲路線忽然曝光等等。
反觀炎黃文明這邊,一切順利,簡直就是一場另類的人民的戰爭。”
“此戰過后,炎黃文明信守承諾,公開了計時技術,并在駐地建造大時鐘,大家可以自行校對時間。
如今長青天的時間標準,就是我們的標準。”
楚飛微微仰頭看向遠方,心中卻有某種豪情激蕩。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可這個小故事卻讓楚飛看到了當年炎黃文明的發展智慧。
找到了一個所有人都怨聲載道的行業重拳出擊,一戰打響名聲,確立地位,贏得生存空間,在整個里世界發出了自己的聲音,一舉數得。
沉吟一會,楚飛又問這里的貨幣單位等。
萬瀾濤:“這里的通用貨幣是能量貨幣,載體有炎黃文明的能晶、修真文明中基礎的補充體能的丹藥,還有天然的晶石、靈石等。
炎黃文明的能晶標準,以“一克能量”做基本單位,如今小型的能晶可以承載10克純能量,大型能晶就沒法說了,據說能壓縮十公斤純能量。
天然的晶石、靈石等,大體分成9個等級。天然的東西,很難做到工業那樣標準。所以實際交易中,多少有些復雜,眼睛得擦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