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遠介紹完畢后,楚飛站在樹狀圖前仔細審視、思考。雖然只是一些推導、猜想圖,但同樣代表了一些“真相”,讓楚飛對未來有些較為明確的思考。
這個所謂的“真相”可以理解為影子,雖然和實物相差很多,但總歸有些輪廓了,有些概念了。
而這個“世界樹”的概念,存在已久。
在很多很多的文明中,都有類似的神話傳說。炎黃文明就有建木、扶桑、星辰樹等傳說,認為一個世界就是一片樹葉。
現在想來,這是否有可能是古人留下來的什么啟示呢
這又引出一個問題,人類,到底是怎么出現的呢
炎黃文明歷史上留下了太多的謎團,簡單的進化論,不足以解釋人類的來歷。
畢竟按照現在炎黃聯邦留下來的各種神話傳說、尤其是各種一些奇特的典籍看,“人”的出現,疑點很多。
此外,還有“趨同進化”的現象,廣泛存在于宇宙的每一個角落,又為人類的出現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從哲學上解釋,宇宙是一個各部份之間全息關聯的統一整體。在宇宙整體中,各子體與系統、系統與宇宙之間全息對應,物質、結構、能量、信息、精神與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較大(936章)。
如今看來,這個所謂的趨同進化,就有“世界樹”的影子。
此前楚飛研究的神性,發現神性的根本是分形幾何。而分形幾何的結構邏輯,何嘗不是一種樹狀結構
楚飛在腦海中嘗試思考世界的架構。
樹狀圖只是一個抽象圖,一個便于理解世界本質的鑰匙,而不是世界真的是一棵樹。
不過眼下的樹狀圖倒是讓楚飛對世界架構有所了解。
我們想象這樣一個畫面:一棵大樹扎根大地,上方頂著白云。
大地,就是表世界,是物質世界,是整個大世界的根基,很重要;但很可惜,大地是最底層的,最沒有話語權的。大地承載了一切,卻又被踩在腳下。
這里的“大地”是廣義上的,包括地面、水面等等。
大樹整體,就是里世界,是建立在表世界上的高維世界。從感官上看,大地是平面的,最多有些凸起,大樹卻是立體的,看上去維度更高一些。
樹葉,就是一個個“天域”。
樹枝,就是域外戰場,串聯了一個個天域,同時也承載了“氣運世界能量”的運輸。
大樹和地面之間的空間,也許就是次元空間。
大樹上方的白云,就是高維世界的高維世界,是更高級的追求,大樹在成長,想要達到白云的高度,大樹上的“寄生蟲”也想要達到更高的世界、那白云之上的世界。
這里的寄生蟲,也許就是真正的神靈,那種世界級生命。
楚飛腦海中不斷構思,試圖以自己的思想去勾勒世界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