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時候必須要為了斗爭而斗爭,就是要表明一個態度——要么一起抬水喝,要么一起掀桌子,都渴死!
大家就在這樣的“藝術氣氛”中磕磕絆絆的前進。
時間轉眼就過去兩年時間。
當楚飛再次從虛擬空間中出來,共享了分身的各種信息后,都忍不住感慨一番,時間真的是不夠用啊,還有,大家斗爭的真精采,每一天都是精彩的一天。
好在,楚飛終于解決了最大的問題,將自己迭代宇宙腦的問題想明白了,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修行的方向啊!
有個詞叫做:提綱挈領。
不管什么修行,哪怕上學、打工,都必須要思考一個哲學問題——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修真的目的是成仙,魔道的目的是稱霸,佛家的思想是超脫,信仰修神的目的是創世。別管這些最終目標是不是靠譜,但至少人家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那大數據修行、宇宙腦修行的終極目標是什么
這個問題很值得深思。
雖然大數據修行很早就確定了終極目標,就是所謂的純數據生命。但這個定義太模糊、太寬泛。
按照大數據修行的理論,所有的高級生命都應該是純數據生命、或者無限接近純數據生命。正所謂大道千萬,殊途同歸。
那屬于大數據修行的終極生命,應該是什么具體的形式呢
至今,大數據修行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修為境界到了20.0的關口,必須解決這個問題了。
最近楚飛在研究團隊內部、甚至通過量子通訊傳訊升龍殿本部,就這個問題展開了廣泛的討論。
暫時楚飛的想法是——超級博士。
早在修行初期,還沒有達到8.0的時候,楚飛就想過這個問題,但后期經歷的事情多了,初心難免動搖。
還有就是初心總是不成熟的,甚至普通人所謂的‘博士’和頂級強者眼中的‘博士’也不是一個概念。
換句話說,升龍殿需要對“博士”這個概念,進行升級。
楚飛掃了一眼討論結果,目前人氣最高的一個新定義是:全知者。
全知者,以科學思想做基礎,以科學理論為根骨,以科學知識做血肉,以科學研究為手段,以已有的科研成果為工具,去探索世界,追求全知全能。
支持“全知者”這個定義的人氣,與第二名的“智慧之神”的人氣,拉開了斷崖式的差距。
全知者不是神,依舊是人!
生而為人,則終生為人,不是仙、不是神、不是魔、不是妖。
不過為了區分20.0前后的境界,倒是有人提議,借鑒修真中“真人”的概念,將大數據修行的體系,劃分成為三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