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心部分,準備舍棄,如今早已經安裝了大量的炸彈,這些炸彈密密麻麻,在不斷爆炸中,將巨大的神殿緩緩推動加速。
但爆炸的沖擊力也讓神殿周圍一點點解體。
自然女神默默關注眼下這恢宏的場面,雖然自己是圣人,可這種場面還是第一次見到。
相比于發動機,爆炸簡單又高效,成本還很低。順便在爆炸中,將周圍沒有建成的部分拆掉。
整個神殿中心高度七萬公里,地盤直徑10萬公里,整體呈現一個扁平的圓錐帽子。
此時整個神殿正下方正中央的核心部分,有一座座發動機點燃,噴出百萬公里長度的火焰。
“帽檐”有一顆顆超級炸彈。這些炸彈都是特制的,以落伍的氫氦核聚變燃料為“炸藥”。技術雖然落伍,可效果很好。
在整個基地啟動的初期,核爆炸依舊可以提供強大的推動力。
爆炸帶來的火焰在虛空翻滾,根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每次爆炸最多有一半的能量用于加速,實際不到一半。
整個神殿最外圍,周長約32萬公里,安置了足足24萬顆超級核聚變炸彈,每一顆核聚變炸彈當量都超過千億噸。炸彈經過特殊設計,保證爆炸的沖擊力都向后方噴射。
這24萬顆超級核彈不是同時爆炸,而是呈現一定的規律,平衡爆炸,一次爆炸幾百顆,在計算機控制下保證整個神殿的平穩加速。
計算機控制得很快,24萬顆核彈依舊在短短不到兩分鐘內爆炸完畢。隨后神殿的外圍有一圈約1000多米寬度的圓環脫落。
而后是第二圈,又有23.5萬顆炸彈爆炸,神殿整體速度繼續飆升,外環繼續脫落。
其實這些安置炸彈的位置,都是安裝中小型發動機的位置——如果神殿建設完成的話。
如此不斷爆炸,短短兩個小時后,整個神殿已經完全變樣:非核心部分已經拆除,只剩下中央主體部分,是一個長度約七萬公里、直徑約1.2萬公里的超級母艦。周圍宛如樹枝一般,探出不少“艦橋”。
這些艦橋,內部有輔助發動機、武器裝備、偵察系統,本身也承擔交通功能,可以讓小型飛船停靠、維修。
此刻,母艦背后噴涌著長達百萬公里的火焰,更后方拖曳著千萬公里的尾跡,尾跡連接了翻滾的殘骸。
那殘骸,是整個神殿非核心部分爆炸后殘留,是數千萬顆超級核彈爆炸的產物,在虛空中形成了一片三千多萬公里的“星云”,星云內紅熱的輻射云翻滾,急速擴張。
在母艦周圍,還有十萬大大小小的戰艦。其中升龍殿天天哭窮說產能不足的第三代戰艦,赫然有七萬艘之多。
這些三代戰艦,長度不足三千公里,然而只是外觀設計,就透露著令人不安的氣息。
剩下三萬戰艦,最小的也有萬里長度,最大的可達兩萬多公里。這些飛船,本就是備用,一旦神殿建設不成,或時間來不及,那就舍棄神殿。
這些飛船中攜帶了大量的資源、工程設備、生產線等。每一種設備都有上千個備份,足以保證艦隊經過漫長航行后,依舊可以落地生根。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遷徙。為此,升龍殿已經陸陸續續準備了數百年。
雖然飛船數量沒有當時在青蓮世界內的多,但這些飛船技術更高。最重要的是時間不夠。
其實只是一個“神殿飛船”,就可以滿足遷徙所需。
沒錯,這是最大的母艦,這個名義上給自然女神建造的“園子”,其舷號就是“神殿號”。
總得給自然女神點面子,提供點情緒價值。接下來大家的安全還要看自然女神呢。刷個漆又不值錢。
可就算如此,十萬戰艦加速,浩浩蕩蕩的場面依舊讓無數“外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