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謝昭呢?
他原本英文底子就強,而魏慶之給他的時候,已經提前翻譯過了,一些生澀詞語,他都會額外標注出來,確保自己能夠看懂。
要是魏慶之實在是忙,林暮雨也會幫自己先看一遍,將她能翻譯的英文全都過一遍。
總之。
最后到了自己的手里,謝昭閱讀起來完全沒有生澀感。
“咳咳!”
謝昭猛地嗆了一下。
“我禮拜一就去上課!”
他笑著打了哈哈,又趕緊給葉湘南倒了一杯酒。
三人吃完飯,謝昭告別兩人,去大觀區查看廠子進度了。
大觀區。
馬成達正在指揮收尾工作。
三座廠房之間已經打通開來,院子里翻新,種了一些景觀花草,里面更是重新粉刷,桌子,凳子,還有一些工作臺,電路等等。
全都重新整理了。
“你看看,還有啥地方要整理的,我都一并讓人弄了。”
馬成達扭頭,對謝誠道。
謝誠想了想,指著地面道:“這塊,從這頭到那頭,五米寬的位置留出來,到時候放機器。”
“羊城那邊有一批新的機器過來了,到時候就放在這里。”
馬成達點點頭。
他又找了人,指揮著將壓在通道上的桌子椅子搬開。
工人都是附近找的。
工錢要的很低,一些附近的老百姓們,在經過王友飛的動員之后,甚至自發過來幫忙。
謝誠過意不去,提出要給補償。
然而他們卻一分都不要。
“咱們王區長說了,幫你就是幫咱們自己!反正閑著也是沒事兒,過來幫幫忙唄!”
“就是!人多熱鬧!到時候開廠了,咱們就能在家里頭干活兒了,我媳婦兒也會做衣裳!做得可漂亮了!”
“對!我就在旁邊擺攤兒,賣點早點!總比天天往江城里頭跑好!”
……
一張張笑臉淳樸熱情。
他們的眼睛里真誠而清澈。
這是這個年代,大部分人的底色。
“哥。”
謝昭喊了一聲。
謝誠回頭,“來了?”
“嗯。”
謝昭問了一下工廠的情況,謝昭帶著他走了一圈,而后兩兄弟找了個門檻兒坐了下來。
“機器找得怎么樣了?”
謝昭問道。
而提起機器,謝誠稍稍正色了不少。
“我最近,的確得到了消息,是在人力市場那邊聽說的。”
謝誠認真說道。
人力市場。
最是魚龍混雜的地方,而正是這樣的地方,才最容易打探消息。
近些年來,服裝類興起,單單是江城,大大小小的服裝廠就冒出來了幾百家。
每年都有淘汰倒閉的,然而每年也都有新開張的。
國內如此,國外就更不用說了。
而市場需要,那么機器的更新換代,尤其快。
最老式的縫紉機,以西湖派和上海牌為代表,腳踏的,適合單人,家用,平常做手工活兒。
要真說做衣裳,效率實在是夠不上。
隨著年代更迭,電用縫紉機早就出現在國外市場。
這種機器做衣裳很快,效率比普通人的縫紉機要快上一倍。
也不容易出故障,耐久,經用,極少出現卡線的情況。
小打小鬧的服裝廠就算了,而謝昭如果想要將服裝廠做大做強,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那么這電動縫紉機,必不可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