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略有些急促,沒有立刻接話,而是忐忑的看向了人群當中的張為民。
張為民大腹便便,一副指點江山的土皇帝口吻,“省臺的記者采訪,那是你的榮幸。”
“到時候這個新聞,是要上電視的,全省都能看見。”
“記者問什么,你就如實說什么,用不著緊張!”
老農就像是得到了吩咐,這才開口道:“這個嘛……領導們都安排的很好,藥價也很便宜……”
蕭雨晴已經又問,“大爺,據我所知,咱們國家目前正在很大力度的推廣相關的醫療政策。”
“您覺著,咱們鄉里的新農合,報銷方便嗎?”
聽見這個話題,老農明顯愣了一下。
而蕭雨晴也敏銳地注意到老農眼中閃過的猶豫。
她調整角度,盡量擋住其他人的視線,“大爺,您盡管說實話,我們這一次下來,就是想聽聽咱們老百姓的心聲!”
老農偷偷瞄了一眼張為民,見張衛民點頭,這才含混的說了一句,“好!好!都挺好的!”
“那個什么,我地里還有農活沒干完,我先走了!”
不等蕭雨晴多說什么,老農已經匆匆離開。
而張為民似乎對這個老農的表現并不滿意,給了一旁的宣傳干事一個銳利眼神。
很快,又有一個中年婦女進入視線。
這個中年婦女應該40出頭,盡管刻意偽裝的很低調,但動作卻有些概念。
很明顯,跟普通鄉里務農的婦女有著明顯的區別,膚色很好,不像是經常下地那種。
唯一的區別,身上的衣服有些臟。
但不像是日常痕跡,反倒像是故意弄臟。
看見衛生院的門口站著記者,她也沒有避諱,而是主動走了過來,“哎呀,怎么這么多人,張書記您也在呀?”
聽見這個婦女一副親切的口吻,張衛民隨即上前搭話,“大姐,您今天怎么也來衛生院了?”
女人接話道:“我來給婆婆取藥!”
張為民點了點頭,“這位是省臺下來的記者,專門來了解咱們民進鄉的醫改情況。”
女人主動說道:“原來是省臺的記者,你們好。”
蕭雨晴問道:“大姐,現在衛生院取藥方便嗎?”
女人刻意操著濃重的鄉音,“方便,簡直太方便了!”
“多虧張書記推行的‘送醫下鄉’,我婆婆的降壓藥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買到了!”
蕭雨晴繼續問道:“能具體說說藥品降價幅度嗎?據我所知,國家為了降低咱們農民的負擔,推行了一系列的藥品降價措施。”
女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當然可以呀!”
“感謝國家的支持,也感謝鄉里的支持,現在買藥比以前便宜多了。”
“就比如這盒阿托伐他汀鈣片,去年賣五十三塊八,現在二十八塊。”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們老百姓的負擔!”
“感謝鄉里的領導對政策的落實,要不是鄉領導的監督,我們老百姓啊,也用不上這么好的便宜藥,更不敢奢望在家門口買藥了!”
這次的回答不光沒有磕磕絆絆,而且應對如流。
只不過,任誰都聽得出來,演的成分過重。
而且這個女人,十有八九也不是務農婦女,而是早就安排好的工作人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