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有民不想與顏卿打口水仗,直截了當地開口:
“李德華今天來找我了。”
“嗯,我知道。”
“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坐著看躺著看,想怎么看就怎么看,跟我有什么關系,我是蘭木縣長,又不是林草局長。”
“少貧嘴,我現在需要一個基層局打開局面,上面催得緊,要我一年之內,必須將這件事落地。”
“師父,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我知道省里出發點是好的。可你讓這么多人,到縣里吃什么喝什么?好吃懶做,游手好閑?你知道當我聽說預計有一萬人要到縣里時,我第一個想法是啥?”
“治安!”
“沒錯!不愧是老公安,咱倆的想法一致,咱們這個行業,總是以最壞的想法揣測別人,可這是沒辦法的事。”
“你要相信,我們林區人民的素質不低。”
“師父,我不和你討論國民素質,我先問你,下山后他們做什么?不會又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那套,搞買斷,搞下崗吧。”
“沒有那么絕情,只不過閑時只有基本工資,也可以自謀出路。”
“這不還是換湯不換藥的事,一刀切地規定。算了,我不打聽,你是森工集團的一把手,怎么做那是你的事,你就告訴我,需要我怎么配合你就完了。”
“在蘭木縣規劃一片保障性住房用地,西豐林業局負責里面住房等一切配套設施的建設,教育水電氣暖由你們負責,縣里的房地產企業可以參與進來,最晚要在今年夏天動工。”
“這是趙書記的意思還是你的意思?”
“是我的想法,如果不想要,也可以發放住房補貼。”
“老百姓在林區的老房子怎么辦?你們集團怎么處理?”
“按照市場價的一點五倍予以一次性補償,將所有權收歸集團,使用權予以保留個人,但不得翻修和重建。”
“勉強能接受,師父,我說句不好聽的話,將來有你頭疼的,你就等著無休止的上訪吧,一點五倍是誰來定?錢得過多少個部門?有沒有相應配套文件出臺?”
梁有民皺著眉頭抽著煙,他又何嘗不知日后將會有多少麻煩。
但改革就要面臨陣痛,必定要觸及一大批既得利益者。在大山里的林業家屬區確實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每年集團要撥給林場家屬區一大筆錢,用來維護家屬區的建設,這樣無形中滋養了無數靠這個錢的碩鼠,小貪小惡多如過江之鯽,根本查不過來。
修路鋪橋,工人不忙時還要發各種各樣的補貼和生活費,面對采暖季,又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他們砍伐燒柴。
“行了,我還輪不到你來教育,我會叫李德華找你對接這件事,記住,一定要快。”
二人商量了一會兒,顏卿瞥見桌子上一個文件引人注意,拿起來看了一眼,奇怪道:
“小日子霓虹國,竟然把寧江省政府起訴了?為什么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