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主落座,趁著周公瑾在堆積的文件上簽字的空檔,顏卿上下打量著辦公室的布局和陳設。
布置上中規中矩,沒什么好說的,整間辦公室唯一吸引人眼球的,是周公瑾背后墻上掛著的一副蒼勁有力的字:
工于謀國。
呵擦~
顏卿一陣無語,心想周公瑾的志相真高遠,竟然拿明朝著名改革家張居正自比。這句話出自海瑞對張居正的評價:工于謀國拙于謀身。
要知道,海瑞這個連嘉靖皇帝都敢噴的“大明服”嘴強王者,居然給張居正這么高的評價,可見其在歷史上留下的地位。
但把這四個字單拿出來,有些不倫不類,東拼西湊的感覺。
再看一眼落款,顏卿恍然,原來是當代著名書法家,被戲稱為“隨便寫”的林支也,給錢就寫,毫不吝嗇自己的筆墨。別的書法家都惜字如金,很少將自己的墨寶送人,以達到物以稀為貴的效果。
可林大家才不管那個,管你什么人,只要有關系有能力有銀子就行,量大管飽。
或許是注意到了顏卿的表情,周公瑾得意地放下筆:
“顏老弟,這幅字怎么樣?”
“好,非常好。”顏卿能說什么,只能在肚子里現場搜刮著贊美之詞。“好字,看見后就被字中表達的意思所震撼。”
被昔日競爭對手恭維,此乃人生一大美事。周公瑾很滿意顏卿今天的表現,于是客氣地問:
“老弟,聽丁文峰說你這兩天在
周公瑾對天發誓,他真的就是和顏卿客氣一句,沒有讓他發表意見的意思。
奈何小顏專員“單純”的很,只是稍微一停頓,便從口袋里拿出小本本。
“還真的發現了幾個問題,那我就給周大哥匯報一聲?”
“呃,這個,好~你說。”
“既然省里讓我負責環保工作,我看到了幾個小問題,這第一個~~”
顏卿事無巨細,將這兩天發現的看到的琢磨的說了出來。
“你說的秸稈焚燒問題,市里早就了解。”周公瑾神色輕松,對顏卿說的問題并沒有多么在意。
“呵呵,老百姓想燒就燒吧,用強硬的行政手段禁止,老百姓得指著脊梁骨罵咱們。有些政策的出臺,并沒有完全做好調研,強行上馬都走不長久。”
顏卿見他不怎么上心,話鋒一轉:
“也不盡然,這兩天我不止走訪農村,還在的兩極分化。郊區和農村為了省事,一燒了之;而市區的老百姓對焚燒后產生的煙霧深惡痛絕,每年的春秋兩季,都要受煙霧的侵擾。”
“好了好了,老弟,等你坐上我這個位置,就知道上下受夾板氣的委屈了。今年咱們市對秸稈焚燒的態度,繼續沿用前幾年的,那就是聲勢要造足,但絕對不能付諸行動。”
聽到這,顏卿還想爭取一下,他在蘭木縣時,從來都沒被省政府因為這件事通報,從來沒有因為禁焚被省政府克扣過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