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邊沿后的第二天,鄭振興拿著一張a4紙,興沖沖地敲響顏卿辦公室。
“哥,辦法我想到了,你給過過目。”
看著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顏卿不禁咋舌稱奇。
“沒看出來啊,你小子還有核動力驢的潛質,不行了,這字太小了,你給我解釋吧。”
“好,那我就說了,大致處理思路為,新老媒體一起轟炸,這樣既能保證不接觸新媒體的老農人不脫節,也能讓只喜歡搞新媒體的新農人知曉。要請電視臺的人為咱們做節目,還要請幾個省內的大博主給咱們拍段子。”
“你計劃請什么人?”
“嗯,據我所知,咱們寧江電視臺有個節目叫寧江觀察,這幾年在省內可非常火,很多個大事小情都是他們經營起來的,如果能請來這個欄目組,那估計~”
聽到寧江觀察這個名字,顏卿愁的直撓頭。倒不是說害怕這個欄目組,而是顏卿感覺寧江觀察的編輯李小魚腦回路和正常人不太一樣,打這么多次交道,一直都摸不透這個女人。
最要命的是,只要這娘們摻和進來,必出大事。
“這個~~~要不換一個?”
鄭振興搖頭:
“最好不要,我昨晚做了一個數據比對模型,寧江觀察無論是節目的傳播率,還是在相關熱點話題的制造率和轉化率,在全國都能排得上前列。”
說完還從手機里翻出一張圖片,向顏卿做著展示,印證著自己所言不虛。
得!顏卿知道,自己不想找也得找了,數據模型都弄出來,他雖然不懂數學,但是相信科學。
“好吧,寧江觀察我來找,等人到了后你負責和他們對接。那新媒體呢?你的計劃是什么?”
“新媒體嘛,我接觸的不多,不過花點錢找幾個博主幫著拍段子,這點應該不難辦,從專業的角度講,咱們不如人家專業,完全可以放權讓他們干,只要宣傳到位,甚至可以追加費用嘛。”
顏卿心里琢磨,林寶華給了他兩百萬,那他就拿出一半交給鄭振興,只要有宣傳效果就行。
“我給你批八十萬經費,剩下二十萬看情況而定,如果效果好,這二十萬追加。”
啊?
鄭振興懵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這這這~我~我不會啊,你讓別人弄吧,我就出出主意。”
“沒幾把事,干就完了,你也不能一輩子當文員,加油。”
“我不行吧~”
顏卿一拍桌子,說出了一句至理名言: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別他么婆婆媽媽的,那幾個小姑娘都分給你調配,自己看著辦吧。”
......
隨著幾個重特大事件及時優秀的報道,寧江觀察欄目組在業界的影響力絕對不可同日而語。加上李小魚有宣傳部這個巨大的靠山做支撐,其他媒體不敢報的,寧江觀察都能點評一二。
“小魚姐,好久都沒有大新聞了,上次蘭木縣環保系列問題已經完結,這可咋辦,要不咱們再把這碗冷飯端出來再炒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