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份的第一天清晨,邊沿市區再次“狼煙四起”,冷空氣裹挾著焚燒秸稈后的煙塵,和朋友圈抖音等網絡上市民的埋怨之聲盡數被記錄在冊,擺放在了市委書記林寶華,于市長周公瑾的桌子上。
砰!
“怎么搞的!”
剛消停沒幾天,邊沿市周圍竟然再一次出現起火點,這次更加過分,衛星圖反饋,整個城市東西南北均有熱源,數量達到數百個。
“書記稍安勿躁,我覺得這事有些蹊蹺。”
“蹊蹺?詳細說說。”
書記辦公室里,林寶華的頭號鐵桿,宣傳部長賀銘捏著下巴的胡茬開始分析。
“我雖然不喜歡顏卿這個人,但他為了堵住秸稈焚燒這個漏洞,使出來的辦法絕對是最有效的。”
“從今天的網絡輿情報告看,除了咱們邊沿市區,
林寶華一點就透,若有所思:
“也就是說,這是有人故意為之。”
賀銘將煙灰彈掉,點頭同意了這個說法。
“是的,而且意圖很明顯,就是為了燒而燒,我猜,有可能是顏卿之前得罪過的人,為了讓顏卿難堪,才弄出這么一場鬧劇。”
“有這個可能?顏卿這人來邊沿之前我沒見過,只聽說他是趙春江書記的紅人。”
賀銘不住點頭,顏卿這個名字他同樣如雷貫耳。自從宣傳部門開始分管網上輿情,這個名字就經常出現在本省網絡輿情報告上,可以這么說,他去哪,哪里就能成為寧江省的明星地點。
“你不關注這方面,不過我給你翻一翻從前的新聞,你就應該明白,這個惹禍精有多少敵人了。”
整整半小時,一件件新聞,一樁樁舊事,直到賀銘介紹三年前山河縣那場收網集中行動,林寶華這才恍然大悟。
“這么說,咱們邊沿這是接收了一個大鬧天宮的孫猴子?”
“不盡然!能被省領導看中,肯定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林書記,從他的升遷履歷不難猜出,顏卿背后十有八九通著天。換一個人若是這么作妖,早就調到清閑衙門,怎么會弄到基層來,還給個黨組成員?”
“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省里先明升暗貶,讓人們誤以為他失勢,前兩天又加個市政府黨組成員,領導的心思實在太難琢磨。”
“我覺得以不變應萬變,顏卿想怎么折騰,咱們控制在合理范圍,給予他適當支持,這樣省里高興,咱們省心。”
話說的很有理,但今天賀銘主動為顏卿背書,引起了林寶華的警惕。
“老賀,是不是有人找你說情了?”
“不算求情,不過這沒啥藏著掖著的,前兩天是有人讓我在邊沿給他開開綠燈。”
“誰?”
“我的頂頭上司李華山。”
如此坦誠布公,讓這位邊沿市一把手心里泛著合計。
“李部長怎么指示的?”
“指示談不上,李部長的女兒前兩天來邊沿錄節目,正是顏卿接待。李華山打電話讓我稍微照拂一下他女兒,后來聽他說,是顏卿請她來的,而且二人相談甚歡,關系絕對不是一天兩天。”
“他倆在處對象?”
“呃~不能吧?如果是的話,李華山應該能提醒我。”
“哼,那可不一定,正值青年干柴烈火,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生活混亂的很,嘖嘖嘖,看來在這件事上,還要有所表示。”
就這樣二人稀里糊涂你一言我一語,不知不覺就將事情想歪了。
“專員,公安局一直沒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