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孟善良還要給顏卿提醒的再明白些,卻被田工出言阻止。
“好了,既然小顏聽不明白,那就算了,都是技術上的事,不要強人所難。”
“哦~好吧。”
顏卿是不明白嗎?肯定不是。他這么做,無非就是向二人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出去亂說。
把話題岔開后,三人聊著聊著,田茂軍突然來了這么一句:
“說也奇怪,那天和小顏分開,我和小孟在邊沿隨便逛逛,竟然發現現在的邊沿,有二十年前京城的錯覺。”
“謝謝夸獎,不過邊沿可比不上京城,你這么說可太夸張了。”
“啊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聞言孟善良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結果一粒大米粒好巧不巧吸進嗓子眼,咳了好半天。
繞到孟善良背后,用手指量出一個位置,輕輕一拍,孟善良將卡在氣管里的米粒一口噴了出來。
“我說孟大哥,不至于吧~看我為你免去一場百日咳的份上,是不是給我解釋一下你大笑的原因?”
被這粒大米折磨夠嗆,孟善良拍拍胸口,眼淚含眼圈。
“唉,真是樂極生悲,小顏,我不會留下什么后遺癥吧?”
“不會,最多肺氣腫或者肺炎。”
“什么!這這這~”
“問題不大,我能預防。”
直到現在,孟善良才恍然大悟,感情這小子在逗自己。
“算了,不和你計較,老田的意思不是說邊沿在城市發展方面像京城,而是暗諷你們邊沿這幾天的空氣質量,和二十年前的京城有的一拼。”
“二十年前?二十年前怎么了?”
“霧霾唄,連味道都一樣。那天晚上,我差點有一個錯覺,那就是穿越回了二十年前的京城,剛和朋友吃完飯的場景。”
顏卿才不相信,當年京城的霧霾是多種因素引起的,怎么能將原因全都推給秸稈焚燒。
“扯,歲數大的人就喜歡夸大其詞,要是邊沿能達到霧霾的程度,周圍得有多少重工業企業。”
為了照顧顏卿的情緒,孟田二人只好收回剛才的話。
“算了,不信拉倒。當年京城市區取暖的大鍋爐就有幾十個,不在京城的人沒有這種體會,你不知道,每天一下班上班,就有難聞刺鼻的臭味撲面而來,和邊沿那天的味道十分相似。”
“沒錯,換其他人真聞不出來,但我和老田都是在京城生活了一輩子的,絕對不會弄錯。好了不說了,喝酒,下次再聚在一起,就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
......
將京城兩位老朋友送上車,與他們揮揮手,目送二人離開。
“兩個老家伙有點意思,出這么遠的門連個司機秘書都不帶,真是搞不懂,難道京城紀委查的這么嚴?不至于吧。”
心里琢磨著他們臨走前說的事,然后找了個沒人方便說話的地方,將電話打給了寧江觀察的李小魚。
“顏大專員,什么風吹得你想起我了?”
這話說的容易被人想入非非,李小魚趕緊改口:
“難道還要我幫忙?”
“不是求幫忙,是打算耽誤你一點時間,和你求證一下最近聽說的傳聞。”
“傳聞?難道~和高鐵有關?”李小魚不愧是干記者行的,敏銳察覺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