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有云,嵩高惟岳,峻極于天。
嵩山稱中岳,分少室山和太室山兩部,擁七十二峰,峻拔壯觀,寧謐參差,為中華文明之千古名山。
如今大雪紛飛,太室山一片銀裝素裹,巍峨寂靜,但臘八節將近,山下的登封縣卻是仍舊一片熙攘。
臨北城門的李記酒館中,坐著一大波附近的老酒客,推杯換盞,笑罵哄鬧聲不絕于耳。
不多時,門口一群高冠博帶的道士走過,大約四五十人,老少皆有,徑直出了城門,頂著風雪奔向太室山勝觀峰方向而去。
“嘿這大雪天,道士們還上山撞仙緣不成”一酒客醉意上涌,囔囔笑談。
“可惜前些天計老三你還在外地,要不然就有眼福了。那天可是有三十多個年輕貌美的尼姑進城,第二天也跟這群道士一般,上了太室山”鄰桌的中年酒客一臉遺憾,好似在可惜沒能再見到那群別有一番風味的尼姑。
“哼不知死活”不遠處的柜臺后響起一聲呵斥,滿頭白發的謝老掌柜臉色冷冷,像是絲毫不怕得罪客人,“那些女菩薩是你小子能夠褻瀆的么她們可不是全都好脾氣,你小子的舌頭不想要啦”
那酒客已經三十好幾,被老掌柜喚作小子卻絲毫不敢生氣,反而跟犯錯的孩子一樣,滿臉的諾諾漲紅,卻又不甘的喃喃道“謝伯,她們不就是一群尼姑么”
“你個爪洼子知道個屁,沒看見她們都背著寶劍嘛,還是去的太室山勝觀峰,那都是實打實刀頭舔血的江湖人,很可能就是和勝觀峰上的中嵩山派同為五岳劍派之一的北岳恒山派,武功高強,劍法出神入化,說削你舌頭,劍鋒絕不傷你嘴唇一絲半點兒”謝老掌柜疾言厲色,狠狠的訓斥著不知天高地厚的晚輩,眼中卻閃過一抹兒驚懼之意,想是回憶起了某些可怕情景。
“謝伯教訓的是,小侄孟浪了”中年酒客一聽到是武功高強的江湖人,立時一臉后怕,生在嵩山腳下,縱然沒學過武功,可也看到過不少少林寺和嵩山派的弟子,那可都是一等一的兇悍之輩,與別的江湖人一言不合就拔劍相向,血濺當場只是,中年人只知嵩山上的少林、嵩山二派,卻從未聽說過什么五岳劍派,不由好奇的向老掌柜問道“謝伯,五岳劍派都是些什么人啊,您老說一說,也讓我們張張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