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雖屬佛門,但女尼們氣力本就不如威猛男子,便不適合修習佛門主流的陽剛雄渾武功,所以恒山武功更偏近道家流派的陰柔風格,劍法亦是防守反擊,守則綿密不絕,圓潤嚴謹;攻則出其不意,避實擊虛。如此,于實戰威力而論,恒山劍法不免凌厲不足,難以有效制敵,因而綿里藏針訣便即應運而生,以彌補不足。
此訣顧名思義,就似棉團里藏著鋼針,輕輕碰觸則如觸軟綿,絲毫無礙,而一旦用力觸擊,則必綿盡而針現,自然受到針扎般的反擊,用力越猛便受傷越重。若就運勁使力而言,此訣便已是對陰柔勁力的一種高深的御使之法。不僅僅如此,這綿里藏針訣更精妙的是,心法立意于佛家因果報應、業緣自作、善惡由心的修行至理,若有佛法精深,澄靜空靈者運使此訣,陰柔勁氣便如臂使指,自然而然意于氣合,不僅功力消耗極低,而且威力與常人運使時絕不可同日而語。
恒山三定,若論劍法天賦,必屬年齡最幼的小師妹定逸最高,劍法進境最快,但要論佛法修為,卻又是脾性剛直火爆,嫉惡如仇的定逸最差。而似定逸這種比較極端的心境,本就與綿里藏針訣的心法意境相差甚遠,若非其內心柔善高潔,慈悲縈繞,恐怕連綿里藏針訣的入門都難。就算如此,每當定逸勉強催動綿里藏針訣之時,不僅威力差強人意,而且真氣、精神都消耗極快
果不其然,待二人交手過百招之后,定逸出劍越發力不從心,隨后便被成不憂窺得一個間隙,一下挑飛了定逸手中的長劍。
“師姐承讓了”誠懇的抱拳一禮,成不憂勝得艱辛,自然不為己甚。
雖然輸得很是不甘,但定逸到底性子直爽,只是臭著臉扭過頭,“成師弟劍法高明,定逸輸了”
場外的定閑看著師妹一貫好面子的表現,不由放下心來,知道師妹并未因此灰心喪志,小受挫折也好
成不憂功力消耗不輕,自忖無力再戰,便干脆的拾起身旁的長劍,雙手送還給定逸,隨即二人齊齊出場,各自回座。
見此,左冷禪、岳不群、莫大面無表情,在他們眼里,成不憂和定逸功力尚淺,劍法亦未脫稚嫩,仍有不少照本宣科的僵硬,不能變化由心,而這場比斗也只能算得上中規中矩,屬于華山劍法和恒山劍法的標準對抗賽
但在泰山玉磯子、玉罄子師兄弟二人眼里,比斗的二人年紀輕輕,劍法造詣已然不低,實屬天資過人之輩,只需再有十年苦練,必然都是獨當一面的掌門一級高手。可不能任由他派大出風頭,念及于此,玉磯子若有深意的掃了師弟一眼,玉罄子立時會意,起身來到場中,“剛剛讓華山和恒山拔了頭籌,接下來不妨由我泰山領教領教衡山劍法呵呵”玉罄子撫須一笑,“倒也有十多年不曾見識過衡山劍法了,莫大、劉正風,你們誰來讓貧道開開眼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