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來到朝鮮,兩三個月間,林平之已經與二十余個東瀛高手決斗過。
平均四五天就有一場決斗,林平之每次決斗之后,就一遍又一遍的回顧決斗過程,沉心反思,直到將決斗帶來的感悟徹底消化,才接著挑選下一個對手。
他自信此時的劍術造詣,比之離開華山之時,幾乎翻了一倍有余
諸多對手中,由弱到強,最弱的那個僅接了林平之六七十招,就死在他的劍下,最強的那個與他對戰了七百余招,才因內勁不繼輸了一招,但卻憤而切腹。
那人似乎叫田宮平兵衛,是林崎甚助的嫡傳弟子
當然,林平之并不知道,田宮平兵衛將來會是神夢想流的第二代正統傳人,真正將拔刀術發揚光大之人。
而今正是林崎甚助最看重,并寄予厚望的弟子
隨后,林平之就接到了林崎甚助的邀戰
盡管早就從全真教在朝鮮的道觀得知了東瀛大軍中大多數高手乃至劍豪宗師的資料,但林平之開始只以為,東瀛小國,人少國貧,其所謂的刀法宗師,比起中土武學宗師的水準,多多少少要打些折扣。因而慨然應戰
實際上這種想法大致無差,但他卻不知,拾人牙慧的宗師和自出機杼的宗師,完全是兩碼事。
就像郭靖再練一百年九陰真經,依然比不過黃裳;張無忌即使將九陽神功練出花來,也比不上九陽神功的原創者;武當歷代弟子,就算鉆研太極拳劍一輩子,仍舊與張三豐差了不知多少條街
所謂的拔刀術,乃至后來的居合斬,自然遠遠比不上九陰、九陽和太極拳劍,但實屬一種極其實用的上乘刀術無疑。
而林崎甚助身為開創者,已將拔刀術練至巔峰,頗為逼近大道至簡
這種自行開宗立派的宗師,與繼承前人武學的尋常刀術宗師,實有云泥之別
所以,盲目應戰的林平之就悲催了。
盡管臨行前父親贈予他的寶劍鋒銳無比,堪稱當世利器,可決斗一開始,他的寶劍僅僅拔出大半,只見得對方手中寒芒一閃,冰冷刀刃就已迫近他的太陽穴
簡單,直接,卻快速絕倫,這招他也認識,乃是拔刀斬的第一式
幸好他的輕功得了岳不群的真傳,螺旋九影更用得精熟,險之又險的躲開了這致命一刀,卻也被劃破臉頰
而他剛剛拔出寶劍,林崎甚助的第二刀又迫近了他的腰腹。
即使第二刀的速度稍稍不如第一招拔刀斬,但林平之只來得及勉強格擋一下,仍舊被劃中腰側。
那一刻,他甚至無法使出同歸于盡的劍招攻敵必救對方的太刀屬于特制加長型,比他的寶劍長出一尺,若是用出同歸于盡的招式,恐怕對方的太刀將他斬作兩截之時,他的寶劍連對方的衣衫都還未觸到。
事實上,林崎甚助的第二刀原本足以在他腰側劃開寸許深的傷口,刀上勁氣更能震破他的臟腑,讓他重傷倒地。
但得益于他先運轉九陰神功,危急時刻,九陰真氣自生感應,竭力收縮肌肉,倉促間避開半寸,身上外袍內又穿著一件上品鎖子甲,稍稍阻礙了一下林崎甚助的刀刃,最后再以飛絮勁化解對方的刀刃的內勁,才只落得個皮外傷,還可勉強逃離。
當然,殺徒之仇非比尋常,林崎甚助并不打算就此放過他,一直緊緊追在后面
調息須臾,林平之睜開眼睛,看著自己腰側外袍和鎖子甲上長逾三寸的破口,仍不禁心有余悸。
這鎖子甲乃是岳不群命全真教的能工巧匠特制,以堅韌的鎢鋼為主材,還加入了玄鐵等極品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