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功力,縱然石之軒是轉世重修,亦難在兼顧孩童之身自然發育的同時,十年間修成帝心尊者這般宗師高段的強橫功力。
一旦硬碰硬勁氣交擊,石之軒鐵定吃虧,且因帝心尊者的佛門內勁深正淳和,圓滿如意,他連借力打力或挪移勁氣亦極難如愿。
可論招數,石之軒自忖比帝心尊者有過之而無不及。
兼之補天閣的劍術本就走的是詭異奇險的路子,講究出奇制勝,亦或險中求勝,不能硬碰硬并不會影響石之軒的劍術發揮。
唯一可惜的是,似帝心尊者這般修成禪心的圣僧,即使沒了視覺、聽覺、觸覺,單憑禪心感應,亦可正常與人交手,石之軒將音攻、幻影、細碎勁氣等手法施展出來,免得丟人現眼。
沒人比石之軒更清楚,此等心神意境深湛如淵的道門、佛門高手,就像他上輩子一般,簡直是茅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
任何旁門歪道的魔功邪技咬上來,不管咬碎沒咬碎,都會崩了滿口牙
所謂降妖伏魔,往往妖魔不是被打死滴,而是被硬碰硬耗死滴
所以,石之軒在第一招硬攻中試探過帝心尊者的功力之后,立時轉為劍走偏鋒,以劍招變幻與帝心纏斗。
但見一抹兒黑影繞著帝心尊者穿插游走,疾攻不休,劍出無聲,時急時緩,詭異莫名,而帝心尊者則巍峨矗立,沉著揮杖。
即使石之軒的劍刃往往沾之即走,依然被帝心揮動大圓滿杖所擎的雄渾圓潤之內勁震得不輕。
他聽道信提過,帝心尊者的大圓滿杖法,講求的是“隨處作主,立處皆真”的自由圓滿境界,從無而來,歸往無處。
搶攻之時,無論對方防守如何嚴密,其大圓滿杖仍可像溪水過密竹林般暢流,攻勢無孔不入,無隙不至;
防守之時,更是穩似山岳,真如不動,何時何地都似占據主場一般自在隨意,“隨處作主,立處皆真”八字可謂是最佳寫照。
實際算來,石之軒之前與嘉祥以禪心意境隔空斗法,與道信搭過手,均為另類的交鋒,足以讓他將嘉祥、道信的根底探個八九不離十。
不過,那兩次終歸不如此時他與帝心尊者這般以敵對身份,毫無轉圜的交手來得酣暢淋漓。沒有余地,方可更深刻的摸清楚“圣僧”這個頭銜的真實成色。
而這,也正是石之軒明明可以輕易逃脫,卻又故意留下來與帝心尊者狠斗的原因。
“啪”
禪杖疾掃,黑漆漆的劍刃先一步避開,然而杖頭雄渾勁氣透出三寸,仍是勉強掃中劍刃邊緣,發出枯木相擊般的聲音。
石之軒身化殘影,倏忽間閃至三丈之外,九韶定音劍斜指帝心尊者,不住催迫陰森冷冽的劍氣,與帝心尊者山岳般的巍峨氣勢相抗。
兩人之間,勁氣橫空,樹木如遭狂風吹襲,株干顫顫巍巍,枝葉嘩啦啦抖動不休,飄翠繽紛。
帝心尊者雙手持杖,眉頭緊皺,這個補天閣傳人跟他印象中魔門之人的武功截然有異,甚至跟傳聞的補天閣武功也頗為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