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清泉石上流一般,在“她”的靈性里只留下淺淺的印象。
直到今日,終于有一個微妙靈性前來挑釁,跟“她”不打不相識,而后惺惺相惜
不知過了多久,石之軒倏地“醒”來,一睜眼,便見到朦朧夜色,然而黑暗卻似消失了,寬廣而深邃的夜空出現在上方,遮天蓋地,其壯麗處,超乎了以前見過的任何星空;一低頭,又俯視到下方數百丈山巒起伏,寺廟隱現,燈火點點。
一抬手臂,石之軒便看到自家由朦朧云團構成的手掌,表面還流轉著五彩靈光。
“陽神出竅么”
念頭中暗暗嘀咕一下,對于曾經感受過元神返虛的他來說,這并不稀奇。瞑目止念,再次睜開眼來,他已重新處于黑暗井底的清涼井水中,手中捧著一方銅匣。
似是感應到他“回來了”,本是默默放射異能的晦暗寶璧倏地亮起五彩靈光,照耀了井底周圍。
即使石之軒在水中站起身來,雙手離開了寶璧,“她”還是流轉著五彩靈光。
動念間,石之軒已感覺體內再無絲毫先天真氣,或者說,是先天真氣盡數化為元神之純靈神氣,身中之神,動靜自如,靈變無窮,亦可遨游于外,乘虛御風。
自此,元始真法第三層煉氣化神圓滿矣
只消今后靈機來臨,元神靈性再次入虛,他便可回復返虛修為,若不是此界非彼界,兩個世界的靈機總有些不同,他此時已可順理成章的返虛了。
然而即使如此,他憑著返虛道心,亦足可發揮不輸于尋常大宗師的戰力。
且他隱隱有種預感,若是在此界再次晉入返虛之后,藉由在上一個世界的返虛體悟,他的返虛將比其余返虛境界之人更具神妙。
一想到上一世,石之軒不由再次闔閉雙目,將玄之又玄的感應力催發至極限,關中終南山方向最先浮出一絲微弱感應,繼而是長安附近也浮出一絲感應,建康城內也浮起兩絲感應
偏偏對于上一世那紫虛寶劍內的精神烙印毫無感應
看來,尚需修為更進一層樓了再試試,石之軒略帶失望的暗暗嘀咕一聲。
睜開眼注視著銅匣中的寶璧,石之軒本是清明晶瑩的眸子倏地同樣閃爍其五彩靈光,瞬間即逝。
似是告別完畢,石之軒心念一動,無需腿腳用力,體內神氣流轉,整個人如靈動魚兒般,隨心所欲的向著井口游去。
感受著自身混混融融,圓潤無暇,念念如珠,似動還靜的奇異狀態,石之軒心知,這就是正宗金丹初成的妙象。
所謂金丹,圓滿之前還不好說,而在初成之時,卻非結成一顆圓溜溜的能量晶體,而是精氣神混元如一,整個人圓潤無暇,不假外求實則是元神即使處于體內,亦在時時刻刻嵌入虛空維度,汲取天地精氣,供其消耗和修煉。
再不需像以前那般講究由什么百會穴、會涌泉穴之類的氣竅或億萬毛孔等特定通道汲取天地精氣。,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