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嘩嘩”
濁浪濤濤,風帆蔽日。
數十艘樓船戰艦隨波起伏,在黃河的寬廣河面上浩浩蕩蕩,逆流而上,向著關中駛還。
“嗚嗚”
甲板上寒光閃爍,勁風縱橫,鋒刃破空嗚咽,如泣如訴。
史萬歲舞動著又寬又厚的沉重長劍,身形翻轉如龍騰虎躍,一招一式,大開大合,勢如千鈞,卻又如行云流水般順暢自然,舉重若輕。
肅殺之氣,浩然滿溢
后方瞭望臺上,楊堅凝目俯視著史萬歲的矯健身影,由衷贊道“僅止數日,萬歲的劍法竟已有了脫胎換骨般變化裴兄果是名師出高徒,佩服,佩服”
與他并肩而立的石之軒謙遜道“普六茹兄謬贊了萬歲能在短時間內即有如此非凡進益,乃是他悟性上佳,兼且刻苦用功之故。
在下豈敢貪功”
稍稍落后二人半個身位的獨孤伽羅,瞧著史萬歲的劍法,亦不禁美眸發亮,卻又疑惑道“萬歲的劍法確是氣勢森嚴,但似乎與裴兄的劍法并非同一路數”
石之軒大言不慚道“此劍法喚作嵩陽劍法,原本分長短內外共一十九路,乃是本門五大劍法流派之一,主修重劍闊劍,剛猛無儔,最適合戰陣殺伐。
在下也是考慮到萬歲將來很可能南征北戰,終生難離沙場,這才因材施教”
“哦”楊堅驚奇一聲,似有意似無意的問道“裴兄師門竟有五大劍法流派,這可少見得很”
石之軒微笑道“五派劍法各擅勝場,以嵩山、泰山、華山、恒山、衡山此五岳為名,傳承多寡,不一而足。
后輩弟子學藝之時,各取所需,但最終能有多大成就,亦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憑造化罷了”
楊堅微微頷首,并未再追問下去,否則就太過刻意了,但暗里卻搜索枯腸,將自家所知的門派一一回顧,看看是否有符合條件的。
石之軒給勾起有關全真和五岳武功的回憶,亦不禁浮想聯翩。
在武技招式上,前世與今世完全是兩個極端。
前世受限于天地元氣的稀薄和惰性,不僅練氣艱難,真氣積累和恢復緩慢,而且勁氣外放離體后,更難以及遠,消散極快。
因而鮮有人能夠修煉至內勁外放的程度不說,即使達到內勁外放程度的一派掌門,亦因勁氣外放出離體的遠程攻擊極其耗費真元,威力與消耗也不成正比,更遑論將精神融入真氣,遠遠的施展氣機感應
所以絕大多數武者都不得不將心思聚集在招式的精妙與否上,青睞于近身搏擊,由此各門各派不約而同的窮竭智力,創造和錘煉出無數奇招妙式。
可惜,恰如唐詩宋詞之后,元明清三代再無此創造的詩詞巔峰時代一般,武林中的各門各派在創造招式的大浪潮過去之后,后輩弟子亦不免落入坐享先輩遺澤,一代不如一代的窘境。
不怪風清揚老是鄙夷五岳弟子說“五岳劍派中各有無數蠢才,以為將師父傳下來的劍招學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