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紅木幾案上僅僅依雪花狀擺著七個精致菜肴,除了常見的三葷三素,唯有中間的甲魚湯稍顯名貴,外加一壺花蜜果釀。
這般規制,在尋常百姓家自是頗為奢侈,然而放在劉桃枝這等權貴身份,以及北齊君臣窮奢極欲的大環境下,盡管廚子做得很是用心,也只能算作簡陋樸實。
不過,石之軒也能清楚的感覺到,劉桃枝如此飲食簡單而富于營養,正是為了養生長壽。
畢竟,按照年紀和輩分來算,劉桃枝至今年逾八旬,在魔門中乃是僅次于向雨田的老古董了,比婁昭君、張僧繇等人還要高出半輩。
可惜的是,不論劉桃枝年輕時如何意氣風發,不可一世,但經歷了歲月這把殺豬刀的剝皮削骨,終歸漸入遲暮,雄心泯滅。
憑著宗師高段的深湛功力,若是他持之以恒的這般平淡養生,尚可再活十余年,壽過百歲,否則,若是如同北齊皇帝、權貴一般沉溺酒色,恐怕他難過九十大關!
不過,一想起自己近日來的荒唐生活,石之軒自忖沒資格鄙視北齊君臣……嗯,年輕人,火氣大嘛,咳咳!
當然,他之所以看重劉桃枝,正因劉桃枝接連效力于過高歡、高澄、高洋、高演、高湛、高緯這歷代君主,從頭到尾見證了北齊如何由弱到強,再由繁盛到腐朽,乃至如今國之將亡。
可謂看盡權勢名利,繁華浮世!
自然而然地,劉桃枝的心性早已潛移默化的產生了巨大的轉變,不知不覺間竟有由魔入道之兆。
亦因此,旁人單看劉桃枝外表,總覺得他相貌英俊,但卻胡子拉碴,眼神滄桑莫名,整一個頹廢大叔,兼且性格淡漠,處事清冷。
殊不知,他已是半個世外之人!
不過,劉桃枝畢竟出身魔門,又助高歡開辟北齊基業,此間尚有諸多因緣牽絆,未曾放下,且缺乏一個道、佛高人引導,他這“由魔入道”的過程終究磕磕絆絆,懵懵懂懂不說,還稍顯不倫不類,不干不脆。
從修行的專業角度解說,也就是劉桃枝的心境學養,已經初步脫離固有的魔門那狹隘,極端,乃至陰暗雜亂的觀念和信仰之桎楛,破滅魔念,卻又沒能轉而形成完整嚴密、中正淵深的高大上道心亦或禪心,處于破而未立的迷茫、頹靡時期。
正是道、佛高人最愛度化,亦最適合度化的“癡兒”,亦稱“迷途的羔羊”……
一旦他經過高人“點化”,徹底破而后立,道心穩固,可就……
實際上,這些并不是石之軒一拍腦袋,想當然的結論。
而是自從去歲秋日在北周伐齊之中,他與劉桃枝兩次交手、接觸,對其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暫留齊都鄴城,這冬去春來的兩三個月里,又一直自來熟的與劉桃枝密切往來,反復觀察得出的精準判斷!
劉桃枝并不知曉自家老底都給面前這圣門的“后輩俊杰”摸得一清二楚,更借此暗自算計,此時見石之軒在對面坐下,如往日般一言不發的舉起酒壺,意欲給他倒酒。
石之軒忙不疊拿起酒杯,湊到酒壺下方三寸處,穩穩接住從壺嘴傾下的澄澈蜜色果釀。
馥郁的花香、密香,以及菠蘿、桔子等水果的果香,融匯為奇異迷人的甘甜香氛撲鼻而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