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很清楚,黑衣人早已今非昔比,寺內普通武僧,甚至一流高手,在這等層次的交手中作用不大,冒然加入,唯有損失慘重一途。
最關鍵的是,數年前黑衣人的輕功身法便已卓然于世,如今定然更上層樓,舍卻他與、智慧、嘉祥這圣僧級數的高手,寺內其余人對黑衣人根本望塵莫及,更遑論“圍剿”?
暗嘆一聲,帝心尊者揚聲宣了一聲佛號,沉喝道:“諸僧各安本位,不得妄動!”
雄渾音波,飽含震懾及安定人心的力量,擴散到整個寺院,令諸僧不自覺的奉命行事。
喧鬧和火光戛然而止,復又消泯。
過道上涼風徐來,漸漸愈吹愈起勁,地面塵土飛揚。
長空流云疾行,時不時劃過皎月。
天地忽明忽暗。
陰影婆娑的小徑,不見一人,似乎只剩下智慧大師一人獨存。
主動之勢巳失,他站在路中間,眼觀鼻,鼻觀心,法眼正藏,寶相莊嚴,手上一如既往的徐徐撥動著檀木佛珠,和那無盡的等待。
類似龍吟虎嘯的異聲,騫地從四周傳來,初時細不可聞,仿似遙不可及,霎時間已響徹整個空間,震人耳鼓,蓋過了天邊的雷鳴,遮掩了呼呼的強風。
一時天地間只有這尖銳刺耳的異聲。
這是敵人出手的先兆!
周圍十丈內的氣流,急速旋轉,一股股有如利刃的氣鋒,在這范圍內急速激撞。
智慧大師若如置身風暴的中心,他不動猶可,一動所有的壓力都會集中在他的身上,把他卷進急流的氣旋內。
他已全無退路。
黑衣人究竟在何方?
氣旋愈轉愈急。
忽然一股無堅不摧的強大勁氣,從右側蓋天覆地,以驚人的高速急撞過來。
智慧大師哪敢遲疑,蓄勢已久的一擊,側身全力擊出。
兩大絕頂高手,終于短兵相接。
石之軒在智慧大師的右方撲至,劍影朦朧,卻見智慧大師豎立在胸前的右掌,有如乳燕翔空,在窄小的空間內,畫出一道美妙自然的弧線,巧妙地轉個角度,變成迎面向自己刺來。
手掌一邊刺來,一邊翻轉變化無方,拳、掌、手刀變換紛呈,圓變曲、曲變方、方變尖,相輔相乘,使人無從定下應付之法。
每一下改變,都令石之軒本來覺得無懈可擊的劍刺殺著,突變為破綻百出的失策。
石之軒震動手中鏤空有九個孔洞的漆黑寶刃,在空中不斷改變角度,來應付智慧大師這已凝聚畢生造詣的一擊。
智慧大師竭盡了渾身解數,終于一拳打在劍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