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地,在和氏璧靈性加持下,愈發清明透徹的陽神泛起無形而奇特的危機感,離著井口越近,這危機感越沉重。
換在其他時候,石之軒或許會想方設法,避其鋒芒,乘隙而出,但在此時,他卻夷然不懼,反而全心全靈的感應這危機感的來源方位,試圖更早的獲知三大圣僧即將出手的具體位置或軌跡。
可惜三大圣僧禪心淵深,無論禪法還是武功,均已臻至意不外泄的境界,在出手前絕不可能顯露絲毫征兆和意圖,令敵有所防備;出手時亦渾然天成,無有隙漏。
石之軒此時固然擁有堪比返虛層次的陽神感應,亦無法隔空將三大圣僧窺得透徹,只是清楚感覺到三股龐大的精神力量各據一方,卻又隱隱聯合一氣,封鎖井口,蓄勢待發。
換了尋常江湖人,即使其武功堪比大宗師級數,三大圣僧既不執著于勝敗,兼又顧及當世空門高人的身份,絕不會當真以眾凌寡,一齊夾擊。
最多三僧先后連攻,但終究是各自為戰,一招一招的來,甚至三僧出手還會處處留有余地,恍若不傷和氣的切磋比斗,基本上不會弄到分生死的地步。
但對付補天閣主這僅次于向雨田的大魔頭則不同,三僧顯然已經盡棄顧慮,不僅決意不再留手,反而全力聯手,結成陣勢,務要將和氏璧留下。
正因石之軒很清楚此點,更不得不想方設法,避免遭受三僧同時聯手的雷霆一擊!
……
月色如水。
三僧呈等邊三角形,離著井口丈許,凝神肅立,牢牢圍困井口,同時各自將禪心感應催發至極限,隱隱融合為一,方能勉強鎖定著井中那股朦朧靈機似緩實疾的上潛軌跡。
自武功有成以來,三僧不論遇上何等高手,都始終禪機盎然,機鋒不絕,輕松自在有如與友漫談,還從未有過此時此刻這種默然肅穆,如臨大敵的態勢!
一陣夜風吹過,三僧衣袂一動不動,恍若三尊雕塑,唯有六只眼睛漸漸精光綻放,越來越亮,宛如透射的燈柱。
氣氛穆然凝重至無以復加!
“蓬!”
轟響乍起,井口迸出粗大水柱,在月華下恍若一截真實的白玉巨柱驟然冒出。
正自提防的三僧同時微微一愕,均感到水柱滿布磅礴而陰柔的勁氣,若是沖向三人之一,足以令其全力抵御,但水柱卻并未沖向三人,僅是直直的沖天而起,似乎徒做無用功。
下一瞬,三僧反應過來,齊齊暗呼:莫非……
倏地黑影一閃,三僧靜候已久的目標背倚著水柱升出井口。
氣機牽引之下,正前方的智慧大師毫不猶豫的提氣擡掌,倏忽間閃近出擊。
而左右側面的嘉祥、帝心則眉頭微皺,并未立時出手——黑衣人的背后給粗大水柱遮擋嚴實,二僧若從后方夾擊,勢必會給水柱中蘊含的陰柔勁氣阻上一瞬,再難與智慧大師形成完美夾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