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吐谷渾蠻子?嘿嘿……
即使宇文赟不學無術,卻也知曉西邊這個老鄰居雖然號稱汗國,其實只是些不成氣候的馬賊,除了時不時劫掠大周與之接壤的涼州邊境之外,再難有所作為,在我大周天軍面前從來都是不堪一擊!
殿下諸臣中,石之軒與裴文舉并肩肅立,與眾人一同側耳聆聽出兵方略。
出于這時代的朝堂上同族等于同黨的門閥士族風格,二人間的關系在短短的時間里,便由原本互不認識的陌生人迅速升溫為同穿一條褲子的兄弟好友。
裴文舉一聽皇帝的安排,就明白之所以派遣從未上過戰場的太子宇文赟為主帥,只是給太子一個撈軍功、刷聲望的機會罷了,屆時三萬騎兵的具體進退方略實則掌握在裴矩、王軌、宇文孝伯三人的手里。
“我這同族的圣眷之隆,當真無以復加,這就又來一個撈軍功的良機……”
暗暗欽羨著裴矩的官運亨通,裴文舉運轉氣功,嘴唇微微開闔,卻是聚音成束送入石之軒耳中:“稍后退朝,還請賢弟過府一敘。為兄此前駐守蜀地多年,不止一次應對過吐谷渾的犯境劫掠,亦曾深入了解過吐谷渾的詳細境況,并將之錄于手劄里。希望這劄記可助賢弟一臂之力……”
石之軒目光一閃,同樣傳音回應:“兄長厚愛,小弟感激不盡!”心中暗樂:嘎嘎……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世伏小酋長,咱們很快就要再見面了,這次倒要看看誰是獵人,誰是獵物?
實際上,自從兩個多月前他給了空、嘉祥等四位圣僧追入吐谷渾境內,遭到小可汗(亦稱王子、小汗王)世伏那廝率領大批騎兵協助了空四僧的賣力追捕后,他就將吐谷渾記在了心里的小本本兒上。
當然,他自動忽略了是他先行冒充世伏小可汗,偽造命令利用吐谷渾千余精騎的事實!
前些天回歸長安,他也曾粗略調閱過北周歷年與吐谷渾的外交及戰事記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原來,吐谷渾是鮮卑慕容部的一支,夸呂、世伏等吐谷渾王族的全名該是慕容夸呂、慕容世伏。而北周皇族宇文氏的前身,則是鮮卑宇文部。
雖然同屬鮮卑族,但宇文部與慕容部可從不講究什么同族相親,反倒是血海仇深,兩部族的恩怨糾葛足以上溯到五胡亂華時期,迄今近三百年里,兩部族之間為了搶地盤而爆發的大大小小的血戰數都數不清。
單單自北周立國以來,與吐谷渾就是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邊境烽火從未斷絕。
當然,宇文氏集關中、蜀地的廣大漢、胡人口及文化所立的中央集權大國,其國力自然不是吐谷渾這等西部荒僻游牧小國所能比擬,因而只要兩國正式交鋒,吐谷渾幾乎就從來沒勝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