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宮殿間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間或還有巡邏隊往來穿插。
眼看轉到一個死角處,何泉握著拂塵柄的左手微微一顫,一顆花生米大小的血色藥丸瞬間投入碗中的鮮血里,無聲無息,鮮血亦微波不起,分明勁力控制得恰到好處。
何泉由始至終神色如常地快步前行,毫無異狀……一切神不知鬼不覺!
不片刻,何泉便已來到皇帝召見大臣的正武殿,但見宇文憲、裴矩、普六茹堅、宇文神舉等重臣赫然在列,普六茹堅正在向宇文邕稟報所部兵馬的整訓狀況。
何泉徑直來到宇文邕身側,遞上盛著鮮血的瓷碗,目光不經意間掠過鋪陳在幾案上的奏疏,那是佗缽可汗率兵侵犯幽州,殘殺劫掠當地官倉和百姓,柱國劉雄率兵迎戰,卻兵敗戰死的戰報。
邊境高級將領的戰死,則代表著突厥和大周的沖突再次升級,正式徹底撕破臉皮,舉國之戰已不可避免!
宇文邕一邊神情肅然地凝聽楊堅的奏報,一邊隨手接過瓷碗,無視了混雜著酒氣、藥香的血腥味,將溫熱未散的鮮血一飲而盡。
這剛剛采集的壯年野生雄鹿心頭熱血,以溫熱藥酒調和,趁熱服下,最是大補虛損,增益精血,自他栽在魔門妖女身上,真陽受損以來,全賴此物固本培元。
對于一向節儉自律的宇文邕而言,這或許是他唯一享用的奢侈品,竟也并非出于本意!
石之軒清晰感應到宇文邕的體內的血毒又加深一分,至此宇文邕已然服下了三顆血色藥丸。
這種以石之軒獨有的【煉血汞漿】層次的血液精華為主材精制而成的奇毒,蘊含著他的純靈精氣,不管隔著多遠,都不可能瞞過他的感應。
真正讓石之軒佩服不已的是,身為何泉的主子,下藥之事的幕后操縱者,楊堅同樣對這一切心知肚明,然而由始至終,盡管楊堅一直仰望著宇文邕,卻從不將目光聚集在送藥的何泉、下了血色藥丸的鹿血亦或宇文邕的嘴唇上,面上表情及口中稟報的話音和語氣亦未有一絲一毫的波動。
就像他毫不關心宇文邕是否會發現端倪,甚至此事完全與他無關一樣。
這令石之軒不得不暗暗感慨,“不愧是一代奸雄,心狠手辣、老謀深算還在其次,這等心理素質和演技偽裝,當世無人能出其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