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瞬,馬俊暴喝一聲,身如陀螺般急旋倒飛回愛馬背上,反之岳山一直騎在馬上,不能像馬俊那樣旋身后退卸力,否則必然跌下馬股,威勢大挫,唯有悶哼一聲,純以體內真氣化去敵勁。
盡管因此緩了一瞬,已然喪失了乘勢追擊的最佳時機,但岳山仍一拍馬背,悍然沖天而起,雙手持刀居高臨下地狠狠劈向馬俊,刀氣籠罩如方似圓,千鈞壓頂,盡顯不可一世的霸刀風范。
“好威風!好霸氣!!”
場外李淵看得目光連閃,喝彩不已。
盡管他隱約明白以他的溫醇性格并不適合這種強橫霸道的武功,但少年心性讓他忍不住欽羨這種充滿男子雄渾氣概的進攻方式。
……
須臾之后,肩頭多了條刻骨血痕的岳山收刀入鞘,看著腳下倒在血泊中的馬俊,虎目難得閃過一絲惆悵。
其實馬俊并未說錯,他確實在借助一場又一場的生死決戰,激發精神潛力,借此逐漸抹去數年前那次一招敗北的心理陰影,并以一場又一場的勝仗恢復必勝的信心和氣勢;
馬俊也未猜錯,他在此次決斗前,仍有最后一絲心理陰影如頑疾毒瘤般糾纏不去,而他正是要借助此次決戰中自身精氣神提聚到最巔峰一刻的空明狀態將之徹底消去。
他成功了,也勝利了,但實際情況卻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樣猶如脫離牢籠后的身心輕松。
隱約間,他明白過來,其實這幾年來,心理陰影不僅僅只是令他痛苦的枷鎖,更是促進他不斷提升自我,勇猛精進的動力!
忽然一把中氣十足的爽朗聲音傳來,“恭喜岳兄又得一勝,武功刀法進益斐然!”
岳山轉過身去,只見來人并非與他一同追剿馬俊一伙馬匪的李家部曲,而是本該在長安主持家族事務的李繪,也就是李淵的五叔,一個面帶風霜,神情堅毅的中年。
而不遠處的李淵明明因決戰得勝而高興得幾乎歡呼雀躍起來,但卻并沒有跑過來祝賀,反而不情不愿地率領騎隊后撤遠去。
須知,李淵七歲就承襲了祖父李虎、父親李昞的唐國公爵位,可是李家嫡系地位最高者,遠非李繪可比。
因決戰而沸騰的精神尚未冷卻,岳山的腦子此刻出奇的好使,轉念間就明白,李繪該是有機密之事要與自己商議,而且這事還見不得光,因此特意支開年歲尚幼的李淵,不讓其牽扯進來。
懷著疑惑的心情,岳山靜候李繪開口,豈知李繪第一句話,就讓他大吃一驚,“不知岳兄敢否再行一次鄴城故事?”
“李兄可知自己在說什么?”岳山虎目暴起銳芒,如刀光般刺入李繪眼內。所謂“鄴城故事”,正是隱喻他當初在鄴城街頭參與刺殺北齊皇帝高洋之事,亦是令他首次名動江湖的偉大壯舉,盡管那事并非出自他的本意。
李繪忍不禁瞳孔一縮,卻并未回避,反而堅持直面著岳山全力以赴的逼視。
岳山心頭震驚,知曉此次非是李繪或李家單獨行事,李家只是妄圖參與其中并分一杯羹的諸多大家族之一,而能夠令眾多大勢力合力謀取的對象,除了那位如日中天的大周雄主之外,再不做第二人想。
沉默之中,岳山心底浮起些許苦澀,江湖人皆以為當初他是年輕氣盛,看不過北齊皇帝高洋殘暴不仁、荒淫無度,才憤然參與刺殺之事,令眾多江湖俠士對他大加贊賞。
此次李繪之所以會邀他參與這事關家族命運的辛密,恐怕也正是看中了他這無法無天,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前科”。
然而唯有岳山自己知曉,他對當初刺殺高洋之事中被折騰得欲仙欲死的慘痛經歷至今猶有余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