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陸正不禁看向旁邊的老人,“我們可以進”
老人笑了笑道:“兩位是我們村中的恩人,沒什么不能進的,我們村子的規矩,可能和你們那里有些不同。”
聽聞此言,陸正點了點頭。
祠堂大門打開,便見一個正堂,和兩個偏廳。
右手的偏廳房門大開,一個面露清秀的中年人站在門口。
中年人看向陸正兩人,拱手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有三尺文氣從中年人身上釋放出來。
陸正神色微動,客氣回禮。
中年人又道:“在下楊旭,兩位貴客請進!”
“陸正!”
“青婉!”
陸正兩人自報姓名,然后隨著楊旭進入房間。
房間內部的布置更像一間書房,有桌臺、書架,還有茶臺,角落處還有一張床榻。
楊旭邀請兩人入座,親自端茶倒水,開口道:“地方簡陋,招待不周之處,且請海涵。”
陸正微笑道:“圣人有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里有書香文氣,是個極好的地方。”
陸正頓了頓,又好奇道:“閣下一直住在這里”
看屋中的陳設,這個楊旭似乎在此地長住,但這里明明是村子的祠堂。
楊旭點頭道:“我得守護這里,不能離開,免得出事。”
總得有人坐鎮村中作為最后的保障,而他楊旭便是如今這一代的守村人。
因為他是儒道秀才,比之村中的那些二境武者,雖然體魄差了些,但一身文氣是最合適的守村人。
“這樣啊。”
陸正聞言大概猜測到了一些。
楊旭說道:“聽聞兩位是安國來的讀書人”
陸正抬手拿出通關文牒,遞給了楊旭。
楊旭接過來一看,不禁臉色一正,驚詫道:“陸公子竟還是安國的舉人!”
陸正之前申請的文牒,還是用的洪州衙門發的身份牌,只是舉人身份。
按照陸正的要求沒有標明天地舉人,也不是傳揚的圣賜舉人。
見楊旭吃驚的模樣,陸正只是笑了笑,倒也沒說自己現在已經成了天地進士,免得讓對方更震驚,到時候都不能愉快的聊天了。
楊旭轉而很客氣地將文牒還給陸正,幽幽道:“聽聞安國多文人,今日楊某有幸能得見陸公子。”
陸正微笑道:“我等出來游學,能得見閣下,能見識世間百態,亦是我們的幸運。”
“真好啊。”楊旭感慨道,“不像我,無法去外面見識,只能在這里讀書……”
陸正不禁道:“閣下沒去參加科舉”
楊旭笑了笑,說道:“像我這樣的人,他們豈會讓我順利科舉我這一身文氣,都是自己修行出來的。當然,最主要還是祖輩們留下來各種典籍能讓我學習,還有長輩們的教導……”
楊旭是一名天地秀才,即便放在平州,也是極為少見。
倘若他不是本村人,即便楚國不重視儒道,也能順風順水成長下去,成為一方官吏都不是問題。
然而村子與地方神靈的恩恩怨怨,他根本沒有機會去施展才華,而是留守在村中,保護著村子不受侵害,一直無怨無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