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正淡淡一笑,說道:“些許小事爾。”
元燾見陸正一臉風輕云淡的模樣,心道果然是能闖蕩天下、到處行仁義大事的年輕人,明明比他年紀還小,遇大事卻能面不改色。
陸正又問道:“殿下若還有事情需要我們幫忙,可一并說出來,不用顧忌什么。我等行事為天下生民,不因禍福避趨。”
元燾心中感動,雙手合十一禮,鄭重其事道:“我元燾在佛祖門下立誓,他年若登大寶之位,定福澤大魏百姓,與諸國、北域結好,共造天下之盛世……”
說話間,元燾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誓愿融入冥冥天地之中。
作為大魏太子,與魏國國運相連緊密的人物,有些誓不是隨隨便便可以亂發的。
一旦沒有做到,是真的很有可能引來報應。
見元燾如此表態,都發下大誓了,陸正幾人自然也沒有質疑什么。
陸正微笑道:“有志者,事竟成。不過這是過后的話了,先說現在的要緊事吧。”
元燾聞言低聲道:“我想著如果到時候反對的人太多,陸先生能不能再請來佛祖真意顯靈一回……放心,我會讓人配合布置,爭取不給你們帶去麻煩。”
陸正想了想,說道:“直接由我出面也不是不行,畢竟真要到了那個時候,殿下你要扼制佛門,他們恐怕都自顧不暇,哪里有那個時間精力來找我的事。”
元燾道:“主要還是擔心會折損你的名聲,以后被不軌之徒惦記。”
陸正淡淡道:“名聲于我何加焉只是我可無法保證,自己還能請來佛祖。”
元燾道:“請不來佛祖,請其它古佛菩薩也行,伽藍乃佛門圣地,應該問題不大……”
說這話的時候,元燾都有些不太確定。
畢竟這么多次無遮大會,都不見有佛祖顯靈,最多請來他們大魏新樹立的香火供奉存在。
上古人族最先修行的大道,即為神靈一道。
那個時候,人族供奉各種各樣的神靈,到必要的時候,可借以神靈之力應對狀況。
而后,人族樹立的一些大道,也是有借鑒神道。
有先圣開辟大道,死后一部分思想意念融于大道,后人修行此道、供奉圣賢,以使圣念長存,便可請圣賢仙神顯意或加持己身。
真要論起來,那些意念其實已經算不得圣賢本尊之意,但由于其存在的特殊性,大家還是認同其為圣人真意。
而且,存乎于世間的圣賢仙神之意,也不是那么容易請下來的。
一來得自己有那個能力,能夠溝通到那些意念,并需要得其認可。
二來那些意念用一點便少一點,恢復起來很緩慢。
有的意念存在沒了供奉,便容易消失不見。
像楚國神道供奉的各路神靈,其實早已非上古之神靈,而是被當今的楚國神靈占了名。
當然,那是神道敢占個名,還沒有誰敢占佛祖的香火。
也沒有人會覺得開辟佛道的佛祖意不復存在,只是以為請佛的方式不對,故而見不到佛祖。
畢竟儒家那幾位古圣人,一直沒有斷了供奉,但也不是誰都能見到圣人顯意。
元燾覺得陸正能在北域請佛祖真意顯世,在伽藍這種地方,肯定也更容易做到。
元燾道:“這樣吧,我先帶你們去伽藍寺的主殿看看,那里供奉著佛祖以及其它古佛菩薩。陸先生去瞧瞧有沒有什么……需要布置的地方。”
本來元燾想說看看佛殿有沒有什么問題,但感覺這么用詞不太好,便改了一下口。
陸正點頭道:“可以。”
元燾連忙興沖沖起身,先去吩咐人去主殿那邊做些安排,不要讓其他人靠近或窺探。
等差不多過了些時間,一行人才動身,避過山中諸多佛門耳目之后,順利來到主殿之中。
伽藍寺的主殿占地很廣,其中布置輝煌燦爛,裝飾豪華,珠光寶氣閃爍,光彩奪目耀眼。
在佛殿中央處,一尊十數丈高的佛祖像盤坐在高大煉化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