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不興
陸正聽得眼前老者的說法,只是淡然一笑。
“大家喜好讀書學習,並不代表有修儒的天賦,此地儒道文氣不昌,非是什么讓人難以理解之事。”
老者聞言道:“何不建立文廟以你的儒道天資,想要培養出來一些優異的儒家弟子並不難。”
陸正目光平靜地注視老者,輕聲道:“老先生似乎很執著於儒道之事”
老者笑了笑,說道:“只是有點好奇和不解。”
在太平域,他沒有在任何地區看見一座文廟,甚至不見有任何儒家圣賢受人供奉。
陸正作為建造這片太平之地的主要人,本身就是出自儒道一脈,卻沒做什么措施讓儒道興起,實在耐人尋味。
陸正緩緩道:“不修儒,也是可以學習儒家圣賢們的思想品質。成為了儒生,未必真是學得了圣賢道理。文廟,應該是立在人的心中,而不是拿出來供人膜拜……”
“立不立文廟,真的有那么重要嗎這里儒道文氣不興,難道就不能發展嗎”
陸正看著老者,微笑道:“在下沒有去過齊國,但聽聞稷下學宮乃是世間頂級的儒道學府,儒道昌盛長久不衰,那其周邊的千萬百姓們,一定受到了圣賢們的庇佑、儒道學子們的愛護,生活過得很好吧”
老者眼睛瞇了瞇,並沒有做出回答。
畢竟稷下學宮周邊的百姓是受大齊官府管治,而那些平民百姓的生活自然不可能有多好。
至於圣賢們的庇護古之圣賢們活著的時候尚且不能使天下太平長久,而如今受人供奉的那點香火念,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而當下活著的圣賢學子們,到底有多少作為,一時也難以論說。
齊國百姓的生活相比較於這里,可以說是沒有可比性。
陸正見老者沉默不語,轉而又道:“我以前聽過一番話。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老者眼神微動,輕聲道:“在這里的百姓眼里,你就是他們的救世主。”
陸正微微一笑道:“我只是一個發起者,和他們一樣在用雙手創造一片凈土。我從不覺得自己比他們優秀多少,或許我學到的本事多了一點,自然而言也該多干些事,大家都是各司其職而已。”
老者聞言道:“你倒是很謙虛。”
陸正笑了笑,說道:“我看老先生應該是深究儒學的人物。在我看來,這天底下的學說,無論儒學還是佛學什么的,諸子之道都該是利民之法,而不是某些人用來奴役他人、維護自身特權的工具,這不符合圣賢諸子的初心。老先生覺得呢”
老者不禁點頭道:“此言有理,可這天下有私心的人太多,圣賢們的學問難免會成為某些人的工具,你以為該如何呢”
陸正不假思索道:“以仁禮道德教誨他人,同時也當樹立規矩,懲治那些不聽話的人,保持絕對的公平公正,以使社會穩定發展。”
老者笑呵呵道:“這就是你修法家之學的原故”
陸正聞言表情沒有一絲變化,點頭道:“算是吧。”
老者眸光閃爍,幽幽道:“老夫來此地一觀,可知你的行事作風深諳法家之道……”
“當年稷下學宮也出過一些先賢棄儒修法,試圖改變天下局面,但他們創立的法,終究也成了某些人壓榨百姓的工具,你覺得你現在的這條路真走得通”
陸正緩緩道:“我會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彌補往圣先賢們的不足。坐而論道容易,尋找出路很難,也許要一生一世,也許要數代人的努力……不過總要去嘗試一下,才對得起諸圣的教導。”
老者道:“看來你當真要走法家之路”
陸正笑了笑,說道:“有的道路足夠寬闊,已經看得明白,便沒有必要去嘗試對與錯。”
老者沉默片刻,輕聲開口道:“你若一心修儒,老夫或許能幫助你一二,至於法家之道,恐怕得你自己去探究了,我也給不了你什么建議……”
老者頓了頓,又道:“前不久有法家經典出世,引得天下皆知……如果此事與你有什么關係,往后行事且萬分小心吧,這世間可沒什么人樂意看到法道創立。”
和陸正談了這么一會兒,老者也是起了愛才之心,想著勸說提醒一下。
陸正聞言道:“多謝老先生提醒。”
老者目露和善的笑意,說道:“忘了說,老夫姓顏名玨。”
陸正平靜道:“稷下學宮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