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晴沒有把話說完,但意思顯而易見,為了維護佛門正統,那些死性不改的人遲早得清理掉。
至于青婉傳給胡晴的佛法,自然是來自佛祖那里的真法。
……
平城的文廟,位于一座官辦的學府之內。
學府中先生主要教授佛學,也涉及儒學和道學等學說。
能在其中讀書的學子,幾乎都是本地權貴大族的子弟,根本沒有什么寒門或普通學子。
這里算是給大族子弟們的一個交流平臺,能學到多少真東西并不重要。
畢竟這些人倚仗自己的家世就能去為官或修行,能有一個好的前程,哪里需要費盡心力去學那么多。
此時書院還沒有正式開學,因為受到規整佛門的影響,各地方有關于佛學的教授也受到了影響。
以后該教什么樣的佛經,都要經過官府的重新報備。
乘坐元重的馬車,一路暢通無阻的入了書院,然后來到文廟之外。
剛才元重讓人在文廟中布置了一番,文廟里外已經灑掃干凈,還換了些裝飾,變得整潔一新。
魏國沒有儒家文圣,廟中便只是供奉著儒家一些古圣先賢,給人瞻仰祭拜之用。
雖然魏國主張佛學,但國內不乏一些儒家弟子存在,立這樣的文廟也是有這其中的原故。
陸正幾人下車走入文廟。
來到文廟之內,陸正感受到有儒道文氣的存在,氣息不算濃郁,只是縈繞在幾座殿宇周圍。
進入文廟主殿,映入眼簾的便是儒家幾位古圣,玉石雕像栩栩如生。
不過這些圣像并不存在什么圣人念頭,畢竟古圣的意志要在人世間維持長久是很耗香火和文氣,這里可沒有條件供養哪怕一縷圣人意。
當年陸正在開陽縣祭拜文圣,那也是縣令幫忙走了一道程序,讓安國那位半圣的香火念頭有了一點反應,可沒有驚動到儒家大道中的古圣先賢們。
至于后來開啟浩然文宮,那則是另外的一回事。
跟在陸正旁邊的元重下意識抬手,雙手合十想要行了個禮。
忽地,元重又很快反應過來,動作頓了一下。
以前拜佛像形成了習慣,但這似乎不符合儒家之禮……
元重放下手,忍不住小聲好奇道:“話說你們安國是怎么祭拜圣人的”
說實話,元重也沒有來過幾次文廟,畢竟他是修佛的,沒事跑來這么干什么又得不到文氣賜福。
說是有一段時間沒來文廟,那時間間隔可有些長了,上一次是什么時候來的這里,元重都忘記了……
陸正聞言想了想,微笑道:“王爺心誠就好,不必在意那些繁文縟節。”
元重不禁哈哈一笑,掩飾內心的一絲尷尬:“啊,是嘛我的心還是很虔誠的,畢竟都是我人族先圣,理當敬之……”
陸正拿出香點上,又對著殿中的諸圣拜了拜,以示尊敬。
之后,陸正將一份期刊放置在香火案臺上,體內有浩然文氣噴薄而出,瞬間就籠罩了整座大殿。
仙家道門請神的時候會搭建祭臺,以便更容易將天地間存在的神靈力量請下來。
而這座文廟中雖沒有香火念頭,但也算得上一座巨大的祭祀臺。
只要條件滿足,同樣能請動某些特殊的意志降臨或者做些非常之事。
感受到殿中充斥的文道氣息,元重和胡晴都忍不住退到一邊,離陸正稍微遠一些。
元重面露驚異之色,他還是第一次從陸正身上見到這么磅礴的浩然文氣,這怕不是已經達到了大學士的境界標準。
當今世間估計都沒有這么年輕的六境儒士,元重感覺人和人的差距真是太大了。
只見源源不斷的浩然氣息灌注到文廟大殿,周威豎立的圣像和那本期刊也綻放出光彩。
一股無形的氣勢從文廟直沖天穹。
不過一會兒,便有一抹彩色光華從天而降。
光輝之中,一道朦朧的身影若隱若現,散發著神圣的道韻氣息。
身影透過朦朧看了陸正一眼,旋即微微抬手,香火案臺上的期刊化作絲絲縷縷的文氣。